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1834篇
科学研究   587篇
体育   147篇
综合类   12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炔烃水化成酮是有机合成中最基本的转化.本论文以四氟硼酸为催化剂,炔烃为反应底物,三氟乙醇(TFE)作溶剂,高效水化合成一系列甲基酮类化合物.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拓展了反应的底物,并提出了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了用稀土催化环己醇氧化、乙醇分子间脱水和乙炔水化实验的结果。前两种产品的产率达到或超过文献值,后者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54.
喻淼  沈红旗 《天中学刊》2003,18(2):48-50
介绍了常见的与高分子合成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催化、物理催化和生物催化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以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4+为催化剂合成乙酸环己酯的反应,在反应温度分别为100℃、110℃、120℃下,测出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方程,并与无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乙酸环己酯反应的活化能及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酯化反应的优化合成条件是:乙酸用量为0.262 1mol时,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1.0g,带水剂环己烷的加入量为12mL.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Ce4+可使反应的活化能明显降低,是合成乙酸环己酯的有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56.
罗功举 《考试》2004,(12):42-43
氧族元素是元化知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组块,相关问题经常出现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且有些试题因命题者设置了一些隐含条件,常常使学生顾此失彼或误入歧途而得不到正确答案。如何挖掘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呢?下面就此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探讨,供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二茂基烯丙基稀土化合物Cp2LnC3H5(Ln=Sm,Yb)对ε-己内酯的催化聚合反应。稀土化合物的催化聚合性随温度提高而提高,钐化合物的催化活性要高于镱化合物。对聚合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5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痕量钒催化 H2 O2氧化抗坏学酸体系的反应和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0 .0 5 ng/ m L ,线性范围为 0~ 0 .5μg/ 2 5 m L ,该方法用于水样及人发中痕量钒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9.
针对"测定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实验"中的水准瓶与量气管液面难以维持相平、易对反应起点误判的缺点,进行了实验改进.用废旧的碱式滴定管组装成的皂泡量气管代替水准瓶,采用医用注射器注射催化剂的方法代替直接加入法,可便于控制反应的起始时间;用注射器调整皂泡的位置,可获得更多更精确的实验数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在操作简便性、准确性和重现性上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0.
柳林  王艳 《安康学院学报》2001,13(2):47-49,91
本实验研究了6种常绿植物越冬期间,在植株正常生长情况下,各因子共同作用对常绿植物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常绿植物越冬期间SOD活性变化曲线均呈“M”状,并不随环境温度降低而持续下降;常绿植物抗寒力与植物内源SOD活性水平密切相关,呈种间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