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商洛学院学报》2019,(1):82-86
基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收集的气象资料,建立了明代(1368—1643年)江西地区水灾的数据库,根据灾情程度将水灾的等级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等级,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统计、分析了明代江西水灾的分布特征及发生规律。明代共发生水灾787县次,平均每年发生约2.85县次,以1520年代为界,前期发生频次低,波动小,后期发生频次高,总体年际波动大。明代后期的水灾总县次远多于前期。水灾的空间分布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河流下游多于上游,平原多于山区,水灾多发地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42.
民国后期湖南水灾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后期由于社会政治腐朽黑暗,洪水泛滥成灾,从而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使农村劳动力锐减,耕畜、农具损失惨重,农业生产急剧衰败,而且导致了城镇工商业的衰落,社会经济出现危机,进而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崩溃,还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动荡,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43.
水灾救生包     
何凯 《中学科技》2008,(4):32-32
我设计的救生包,平常不用时折叠起来(如图1),当发生水灾时。充足气就成了一个可以漂在水面上的安全救生包(如图2)。  相似文献   
44.
张力 《新读写》2011,(9):64-64
本报讯 6月中旬,浙江省诸暨市遭遇罕见水灾,经济损失达13亿元,浦阳江决堤,最大决口处达60米,许多村庄被淹。  相似文献   
45.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兼之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圩田垦发和近代水利荒疏的影响,民国时期安徽淮河流域频发水灾。政府和民间社会成立各种机构和组织,采取工赈、农赈、急赈等多种举措来救治灾害,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救济作用,但整体的抗救效果并不彰显。  相似文献   
46.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区,黄河的决口导致徐州水灾频繁发生.自然气候因素是导致黄河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人为、社会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徐州地区的黄河水灾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同时期水灾次数的变化也反映出国家水利政策和社会环境对水灾次数及水灾防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7.
1928-1933年以八县堤工联合会为代表的社会组织与河南岸的安平县之间因为利害关系不同,围绕安平县境内由子村、杨庄等地滹沱河大堤的修筑连年爆发扒堤械斗、武装强堵等激烈斗争.这一事件既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组织勃兴,通过政府“让渡”权力,填补修河治水制度运行的空白,也折射出在缺乏统一协调指挥,以维护局部利益为基础的组织模式下进行水灾治理,不可避免地出现“以邻为壑”的“水害纠纷”的现实.  相似文献   
48.
印度洋海啸后,“如何面对天灾”成了热门话题。有人说“天灾不可抗拒,就像人类无法逃脱死亡一样,没必要再抗灾”;有人说“敬畏大自然是科学常识,否认这个常识就是反科学”;有人说“天灾”要“抗”,要在“同天灾斗争中捍卫人类的根本利益”……作为县(市)报年龄偏老的“新兵”,就用七年前的一次写作经过,谈谈我对抗灾新闻的一点体会,聊充创作谈。  相似文献   
49.
为保大运河漕运,历代多次开启大运河沿线归海坝,向包括盐城在内的里下河地区倾泄洪水,大运河的历史也是里下河地区的苦难史。1931年盐城接连遭受归海坝开启和运堤决口的洪水侵袭,损失惨重,救灾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50.
晚清皖江地区水灾频发,农业歉收、绝收,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灾民众多,甚至出现人口伤亡,经济发展遭受巨大冲击。《申报》在皖江地区报灾和赈灾方面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刊载了大量官府与社会力量在皖江地区进行的灾后赈恤、指挥救灾和捐资义赈等赈灾活动,对皖江地区灾务活动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