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54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而是教师能够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内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应该是深与浅,  相似文献   
2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喜欢,所以去做,因为有乐趣,所以再累也心甘。如袁荃猷先生的刻纸集《游刃集》,笔者深为其中淳厚巧妙的古韵、清新活泼的生机而折服。因为以前读过其夫王世  相似文献   
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学习中寻找到快乐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活跃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24.
张英 《贵州教育》2013,(19):43-44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一、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是情境创设的首要问题,也是情境是否有效的标志。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时,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差异,紧扣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平均数"  相似文献   
25.
化学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望,诱导学生积极去分析、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随着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的今天,化学实验教学正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非常有必要站在更新的高度认识化学实验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6.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官,增强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从而激发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27.
张俊 《青年教师》2005,(2):21-21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孩子们这样提问: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小猫为什么总是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为什么热水在冬天里会冒气……尽管这些“为什么”有的显得那样幼稚可笑,然而它们都是孩子身边的问题,是他们求知的不竭动力,更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8.
土壤犯科学是相对枯燥乏味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上好绪论课至关重要。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精心构思、精心施教,力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土壤肥料学的科学殿堂。  相似文献   
29.
提问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以及检查学习效果的一种途径。良好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不良的提问,会浪费课堂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也不便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时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相似文献   
30.
张志公先生说过:授课时数过多不仅没有用,相反,在不良的语言环境中,课堂讲得越多越坏。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少讲,精讲,最好是合适的点拨。结合平时的教学,笔者认为,点拨主要有适时点拨、适量点拨、适度点拨。一.适时点拨学习之前,合适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文言文《为学》前,我是这样进行点拨的: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过困难,有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