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46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简评生态旅游泛化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兴起的生态旅游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生态旅游泛化”现象影响、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虚热现象,它与真正的生态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试图通过生态旅游泛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矫正思路的探讨,希望此问题引起旅游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2.
文革期间,军事词语用于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或方面的现象非常普遍,构成了文革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对此分两种类型进行讨论。最后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从本体论意义视域看,与道德现象密切相关的“对错”与“善恶”问题属于道德范畴的不同梯度,二者有着明显区别。善恶与对错分别有其不同的内涵。“善恶”是价值相涉的关系判定,是价值标定的“普遍之维”;“对错”则是一种真假判定,具有工具性、功用性、历史相对性特征。不区分二者的异趣,定然难以把握道德的真确性及其本义。从德育学视角看,对错与善恶的混淆将导致德育涵义的扩展、德育边界的突破及德育实践功能的泛化。知性道德与品行道德、道德范畴与非道德范畴的混淆即是由对错与善恶混同遭致的德育泛化的具体表征。这必然殃及德育理论研究的规范乃至德育实践的成效。因而,对善恶与对错的梯度进行合理性辩护与探究,极具理论与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74.
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作者认为 ,目前我国大学组织中存在着“行政泛化”现象 ,大学学术管理在很多层面为行政管理所取代 ,并带来种种恶果。应当明确 ,大学就是大学 ,权术必须服务于学术 ,行政权力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术权力。为此 ,应当废除大学行政级别 ,精简管理机构 ,实行民主管理 ,依法办学 ,专家治校  相似文献   
75.
社会心理因素是社交恐惧症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社会心理角度看,社交恐惧症从个体挫折开始,经退缩、压抑等消极的心理防卫,再通过条件反射的泛化而最后形成。在此形成环节中,任何一方面若得到正确处理,均可避免社交恐惧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76.
刑事司法人性化是刑事司法走向现代法治文明的必然发展趋势,然而,刑事司法人性化的适用是有条件的,适度问题是刑事司法人性化过程中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概念的使用发生了泛化 ,主要表现是把生产和生产率也用生产力概念去表达  相似文献   
78.
《经律异相》中的称谓词与上古汉语和中古中土文献相比,呈现出强烈的口语化倾向,具体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双音化倾向、表身份职业的构词语素构词能力强大、称谓词泛化、称谓词性中立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79.
周坤 《文教资料》2007,(36):48-49
许多人认为"介"字本义为"疆界、界限"。但通过对其甲骨文、金文形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其本义作"甲士"更为合理。从这个意义出发,随着"介"字所涵盖意义范畴的扩展,词性相应地也就发生变化,量词性质应运而生。"介"字的产生时间要早于"个"字。"介"字在传抄过程中讹化出来"个"字的形体,并最终由"个"字承担了"介"字所具备的量词意义。  相似文献   
80.
引题2005年6月11日,高考后的第三天,我收到了一条短信——“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发送短信的正是一个“上辈子杀人”的老同学。我有理由相信编写这则短信的人肯定是位语文老师,而且还应该是位曾经深爱过语文而又被它深深“伤害”过的同志。短信不免夸张,但至少反映了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迷惘”、“困惑”、“尴尬”、“痛苦”的真实处境。为什么引领人们去感受“真、善、美”的语文却没能给语文老师带来欣慰与快乐呢?!我一直都很固执地认为语文教学所恪守的“真”,主要应该表现为指导学习者用得当流畅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