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6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泰州职教集团积极探索区域性综合类职教集团特色发展模式,立足本土生根成长。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治理+学徒-双引擎-体系-生态”的区域性职教集团发展路径,进而探索形成了区域职教生态理论,即“项目+平台”的职教集团自主演化系统、“意识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三体”共同治理机制、“中高本”纵向贯通的职教生态发展高地、“双引擎”驱动职教集团创新生态演化、“企业群+专业群+专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形成了由点及面、由面拔高、丰富多彩的区域型职教生态演化理论模型,具有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72.
泰州多种历史文化交织,但闲适性特征明显.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资源整合过程中突出闲适特征,是打造旅游节庆品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3.
泰州学派的经世实践主要包括讲学论道和治理宗族。借讲学论道以经世,其理论依据为古代论道与经世合一的传统以及王艮的明哲保身论。入仕和讲学是明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经世途径。根据明哲保身论,身为天地中心,故而不应危身于仕途,而应将淑世情怀寄托于讲学;身与道合一,安身即是行道,作为安身方式的讲学可以经邦济世。借治理宗族以经世,其理论依据为孔孟以情感论证家庭伦理的思路和《大学》由齐家到平天下的理论链条,齐家应以个体的身与情为基础。这些思想的启蒙价值主要表现为高扬个体意识、提升道德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74.
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孕育了古泰州盐场,汉初吴王刘濞"煮海水为盐",成为古泰州盐场的开拓者。古泰州盐场丰富的海盐资源造就了古泰州的盐税,古泰州盐税成为历代王朝财政税赋的主要支柱。古泰州盐民在长达两千多年的"煮海水为盐"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泰州盐税文化。  相似文献   
75.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2):F0004-F0004
江苏省泰州中学,是始于1902年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上创立的泰州学堂: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百年名校:是中国百所知名中学之一。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属重点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省四星级高中。1999年建成的新校区占地226亩,  相似文献   
76.
清初遗民诗,在清代诗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由于地理区域以及文化背景的原因,清初泰州遗民诗群是一个既具独特文化个性,又与维扬遗民诗群有着隶属关系的创作群体。泰州遗民诗群的构成比较复杂,这个诗群主要由泰州本籍遗民与流寓泰州的外籍遗民两部分构成,代表人物是吴嘉纪和冒襄。尽管是一个隐逸型的诗人群体,却呈现出极具个性的群体心态。由于相同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环境,以及相似的人生境遇,使泰州遗民诗群在创作上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明末清初吴嘉纪与泰州东淘遗民诗群为研究对象,围绕吴嘉纪与明末清初泰州东淘地区的遗民诗群进行论述,主要考证了东淘地区遗民诗群出现的背景、淘上诗社的具体成员以及吴嘉纪与东淘地区的徽州籍遗民诗人的关系。特别是依据地方文献,第一次考证出本地区遗民诗群的形成与消亡时间、遗民诗群的具体成员,第一次明确了"淘上诗社"的成员与分期。  相似文献   
78.
李学会 《教师》2010,(10):61-61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很清楚在新课改下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也纷纷阐释了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但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现在泰州地区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推出了一套详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方案,很多学校也正在实施这个方案。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对有效教学的思考,笔者在此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9.
王襞是明代著名学者,泰州学派核心人物。王襞的佛道情结,除了受他的师友影响之外,更多地是为了避灾消难,补儒之残,为发展与宣传王学争取更大的自由空间。王襞晚年崇尚仙道,目的是为了消除心中的烦恼,促进心理的平衡。  相似文献   
80.
关于何心隐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本文所考者在于澄清相关事实,其要有三:其一,何心隐虽死于武昌狱中,然审判、定罪则在死后,由刑部主之。其二,由耿定向的两个版本的《招魂辞》及相关资料可知,耿虽于何心隐被追捕时为其辩护,然多年以后,耿却以为何心隐当从明太祖"彝训",以"讲学"之名义,杀之以儆天下。其三,何心隐之最终定罪是参入妖人"曾光"案而定以"妖罪",然当时之湖广巡按御史郭思敬亦曾于其被逮后以"私立书院"奏闻其罪。所论者在于何心隐之讲学与张居正之饬讲学、毁书院之内在关联。何心隐视讲学为生命,既有张居正之饬讲学、毁书院,则何心隐终不为所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