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53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141篇
综合类   48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武当拳功论     
王炳生 《武当》2009,(4):4-6
武当拳功在“山以道显”,“道以山名”的历史背景下酝酿成熟。在道教文化精神熏陶下,经过著名道士张三丰等名家的推创,发展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一大武术流派,其历史悠久,影响深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唯一著《武当剑谱》,黄百家著《内家拳法》,金一明著《武当拳术泌诀》,这些具有巨大科学文献价值的稀世珍品,充分证明武当拳功的存在,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大支柱,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去挖掘整理,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42.
腿法因其具有强劲、威猛的摧毁力而备受古今、中外武术家的喜爱。也由此形成了很多以腿法为主的武术流派,如:弹腿、戳脚、跆拳道、法国腿击术、泰拳等。同样,建立在精简、直接、非传统性的原则上,以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为宗旨,提倡实用为本,吸收中外实战武技之精萃的截拳道,也非常注重腿法的修炼,  相似文献   
43.
刘派、白派和骆派是京韵大鼓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三大流派,演唱各具特色,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不仅能够使我们加深对京韵大鼓的认识,也能促进后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门说唱艺术.  相似文献   
44.
一个教育"流派"能否成立,最关键的还要看它有没有理论建树和实践成果。我想,在这个时代我们不妨先不着急立派建德,更不要急于占山为王、聚众创教,进而糟蹋了"流派"这个原本美好的词。需要的恐怕是诚心诚意地问上一问:教育,到底需要这些吗?  相似文献   
45.
顾建平 《北京档案》2011,(11):48-49
京剧行当中的"须生",其地位殊为重要。由于须生是京剧中十分活跃、举足轻重的行当,历来群英荟萃,自清同治时期誉满京都的程长庚起,百余年来可谓人才辈出。现代京剧史上继谭鑫培之后的"四大须生",更是这一行  相似文献   
46.
态度改变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对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诸多理论流派。其中.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57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47.
英语构词法研究领域共有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分别隶属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生成语法以及认知语言学方向。通过对不同语言学流派下的英语构词法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其各自研究的特点,并讨论了其中的差异,认为其差异集中体现在是否重视构词法研究,系统性研究构词法是否以意义为标准,研究对象是可能的词还是已经存在的词,以及具体的研究内容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8.
徐明岐 《收藏》2007,(4):62-65
此像(图1)胎质洁白,釉面厚润,韩湘子头扎软巾,身着蓝色落花流水一字浮藻纹道袍,右手持笛,左手扶膝,端坐石上。面容白皙红润,疏眉淡目,开相传祥,器底素胎无釉,旧气十足,有菱形印章两枚,印文为楷书“江西生记瓷厂出品”。  相似文献   
49.
论黄土文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当代作家群中,明显存在着一个创作题材、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相同或相近,由柳青发端,路遥、陈忠实等继承发展,代际传承明显的流派——"黄土文学流派"。黄天厚土、秦风汉习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渊源;农村题材、现实主义是他们共守的两大传统;宏大叙事、史诗追求是他们共同的艺术风格。然而这一流派由于形成时间跨度长,作家队伍不够庞大,长期被评论界归于"西部文学"和"陕军"之列,但它们绝非同一概念。面对当今纷杂的文学思潮和陕西文坛沉寂、乏人的状况,总结他们创作之经验得失,弘扬他们的艺术追求、创作精神,对于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0.
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众多文学流派中,鸳鸯蝴蝶派是历时最久也是颇受非议的一个流派.它在与新文学的对峙中,几度式微又几度中兴,其顽强生命力的根基在于它拥有新文学所不及的广大读者群.从作者、文本、读者三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大众接受优势的原因,以此作为发展新时期文学的前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