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今年1月新当选的210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又一批佼佼者。介绍他们(实际上是以他们为代表的各个研究集体)的科研成果,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我国若干年来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为此目的,我刊从本期起在“成果与应用”栏目特设“新学部委员的主要科技成就”专题,约请学部委员本人写作,以使读者更确切地了解他们在科研上作出的重要贡献。因时间限制,本期刊登的只是少数在京新学部委员新写的文章。我们热诚地盼望和恳请在全国各地的新学部委员们为本刊撰稿(随稿附本人二寸照片和签名),比较通俗易懂地介绍本人在科研工作上最突出的一两个方面的成就(字数长短不拘),我们将陆续登载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62.
63.
解答物理题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提高解答物理试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求我们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熟练地掌握物理规律;其次要改善思维方式,讲究解题技巧,从而掌握解题的规律.要想准确而快捷地解题,就必须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解题技巧上下功夫.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题的解析来谈一谈如何提高解物理试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4.
季泰  袁伟琪  李登峰  杨剑  季浏 《体育科学》2015,(3):67-72,89
与日常活动相比,运动中人体的热舒适性有着明显不同,这是因为运动人体具有新陈代谢速率大、衣着热阻小、排汗量大、辐射环境复杂以及呼吸急促的特点,传统的基于Fanger模型的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指标难以准确预测运动人体的热舒适性。在Fanger的人体热舒适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衣着覆盖率的概念,针对辐射、体表扩散的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对修改前、后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同时,以羽毛球项目为例,采用环境测试仪和问卷调查对运动人体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模型结果进行精确度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改后的模型更加合理,计算所得的舒适度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65.
本文通过对蒸汽锅炉余热深度利用节能效果的热力学分析,来选定锅炉的运行工况,同时分析了不同烟气余热利用集成方式的节能效果。为不同情况下集成方式的选取和分析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66.
本文简述了干熄焦余热锅炉副产蒸汽生产过程,对干熄炉及余热锅炉热平衡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计算了余热锅炉副产蒸汽量,从而看出干熄焦余热锅炉节能量较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7.
各种物理考试中,常遇到关于热平衡问题的计算:几种物质混合,通过分析哪些物质吸热,哪些物质放热,然后利用Q吸=Q放列方程解答.若只两种物质,自然不存在困难,若不同温度的物质有三种甚至更多,采用直接分析,往往出现过程复杂、计算量大等问题,此时利用“假设法”,假设一个特殊的过程,可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收到出奇制胜的功效。  相似文献   
68.
题目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先把甲放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时,水温降了5℃;将甲取出后再把乙放入(设热量和水的质量无损失),热平衡时,水温也降了5℃,由此可以判定( )  相似文献   
69.
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3题。冰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正在逐渐消失 不能把冰看作是固态水的简单累积。冰不仅储有大量的水,还是保持地球能量平衡、热平衡的重要因素。举个例子:南极洲被冰层覆盖的表面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到了冬季则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南极大陆的永久冰层厚度超过3000米,其余都是冰山或漂浮在海面上的冰,  相似文献   
70.
近二十年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近二十年青藏高原的地面辐射和热平衡特征、大气环流及季节变化、高原天气系统、高原积雪对我国环流和天气的影响、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模拟等几方面的研究成果,概括了重大理论科学研究和实验应用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结论,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物理机制,特别是两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