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3篇
教育   2414篇
科学研究   1221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239篇
综合类   203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29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运用PM3和AM1两种SCF-MO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给出了5种1-苯基环己硅烷类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生成热,偶极矩等基本性质,并联系有机电子结构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直接能量来源,对整车的安全性和耐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使用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以热失控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严重限制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因此,深入研究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并优化相应的热管理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现象出发,系统总结热失控的演化过程,阐明机械、热、电及内短路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机制。基于此,本文全面总结目前对锂离子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的研究思路,并对未来提高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的策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3.
系统回顾身体活动能耗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剖析各类能耗测量方法,重点介绍计算机视觉估算人体能耗的新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能耗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17世纪以来能耗测量技术以测热法为起点逐渐延伸出各种非测热法。17—18世纪测热理论的建立是能耗测量技术诞生的直接原因。19世纪,在代谢疾病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人体代谢系统研究的进步驱动了人体测热系统的开发。20世纪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飞跃以及对新陈代谢的深入研究助力能耗测量技术的革新,涌现出许多新方法。21世纪,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能耗测量技术实现无接触式测量的新突破。能耗测量技术在科研需求、理论和技术发展的驱动下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的能耗测量技术各具特色,但在测量精度、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仍存在局限。测热法成本高、操作复杂、实用性差,非测热法相对便捷但测量精度有待提高。智能化、无接触的测量技术可能成为重点发展趋势:在测热法方面应推进微型传感器的应用,实现远程数据传输,使设备更加便捷;在非测热法方面,应进一步探索更多运动相关生理指标,提高测量精度,完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94.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供热需求日益增长。为解决某330MW机组在深调期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在非深调期配置储热罐储热,深调期辅助供热的策略,并据此设计了一种储热罐容积配置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热用户热负荷需求的增加,机组储热罐容量呈现增加趋势,而储热抽汽量逐渐减少。验证了330MW机组通过非深调期的储热策略,技术上可以满足深调期增加的热负荷需求。为供热机组储热罐容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以螺旋槽干气密封的动静环和密封气膜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Solidworks中建立密封环三维耦合模型,Fluent中计算获得流场动压微气膜分布,将得到的微气膜数据载入Workbench平台的结构场和温度场,设置相应的刚性约束和边界条件,基于热-流-固耦合变形理论来分析密封环在热-流-固耦合下的应力、变形情况,研究不同压差下应力、变形的遵循规律。结果表明:动静环的应力在密封环外径处较大,热-流-固耦合下变形最大区域在中径处。随着压差的增大,密封环的应力、变形均增大,在一定压差范围内动环的应力大于静环,而静环的变形大于动环。  相似文献   
996.
利用基于自制的射频能量设备对胃肠组织焊接算法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改变终止电压衰减量降低组织热损伤,以防止组织结痂、碳化现象发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完成猪小肠焊接实验,对终止电压进行不同系数的衰减,分别取衰减量(DV)为60%、80%和100%,采用爆破压和热损伤评估焊接结果。经过爆破压和热损伤实验,得出以下结果:当调整电压衰减量为60%、80%和100%时,爆破压分别为9.387±0.423 7KPa、10.17±0.501 3KPa、9.286±0.427 9KPa;热损伤分别为0.376 9±0.019 48cm、0.398 8±0.010 25cm、0.419 4±0.015 01cm。实验表明,在合适的电压衰减系数算法下,热损伤及爆破压均有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应该选取适当的电压衰减系数,才可保证管腔组织闭合后具有较大的爆破压和较小的热损伤范围。  相似文献   
997.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冷热媒介,并通过媒介传递信息的清晰度和受众获取信息的参与度对媒介冷热进行区分,但对“清晰度”和“参与度”的界定仍然停留在感觉判断上。随着认知科学发展,可以通过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运作机制,对媒介冷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基于人类对不同类型符号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经验差异,人类对信息的感知和认知过程受到信息符号构成的时空维度和信息传播的时空维度的影响,使不同符号构成和不同时空传播特征的信息认知过程也不相同。两方面时空维度共同构成的信息维度,反映了媒介的冷热程度,为判别冷热媒介提供了一种量度。而纵观媒介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信息生产变革不断实现信息维度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形成了媒介不断升温的人性化进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真空热蒸镀法,以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为主体材料、发光材料为客体材料制备混合薄膜发光层,以提高蓝色荧光材料的OLED发光效率.当OLED器件结构为ITO/HAT-CN(5 nm)/TAPC(30 nm)/TCTA(10 nm)/Blue-Or:DMAC-DPS(30%,30 nm)/DPEPO(10 nm)...  相似文献   
999.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移动人群对通过电台广播获取交通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强烈.因此,近年来,交通广播在全国各地发展迅速,成为广播改革成功的典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当前交通广播"热媒介"的现象下也隐藏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隐忧.各种媒体纷纷抢夺交通信息资源,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交通广播面临着在现有基础上的再发展、再提高、再超越、再创新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以专业和周到的服务打造交通广播的强势品牌,以此巩固和扩大受众市场、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交通广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技术开展了二氧化硅分子结构研究.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分子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 νas Si-O-二氧化硅、νs Si-O-二氧化硅和 ν结晶-二氧化硅等.进一步开展了二氧化硅分子的变温中红外(TD-MIR)光谱研究.实验发现:在 303~573 K 的温度范围内,二氧化硅分子主要官能团的吸收峰强度及频率均有改变.采用二维中红外(2D-MIR)光谱进一步研究了二氧化硅分子主要官能团吸收峰对于热的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的信息.本项研究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在重要的无机矿物盐(二氧化硅)结构及热变性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