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唐诗之所以成为美的典型,原因之一就是唐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象世界,具体表现在物象选择的多样性、同一性和相异性三个方面。文章通过对唐诗物象世界的分析,为读者打开一个认识唐诗艺术美的窗口。  相似文献   
262.
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6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使用玉,到《诗经》时代,玉器的制造与使用已经趋于成熟,各种名目的玉在那时也已经出现。文章通过对玉的名目的梳理,厘清了各种玉器,还分析了《诗经》中“玉”物象繁多的原因,证明了当时人们重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玉含有的精多。  相似文献   
263.
正多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课堂已失去往日的生机与灵性,转而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不惜花大力气肢解课文,分析繁琐的字、词、句、篇,而忽视其审美功能。然而,语文教学一旦缺失美感,就会使学生如同嚼蜡,兴趣索然,扼杀语文课的个性,进而造成语文教学质量低下。没有美育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的;没有审美修养的人,绝不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要成为一个具有审美功能,懂  相似文献   
264.
对《文心雕龙》中“物”字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关系到对刘勰的文论观点的价值的认识和评价问题。仔细辨析有关篇章中“物”的术语,它们或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指作家构思想象中的物象,或指作品中描绘的形象。三者之间,联系紧密,但有着存在与反映、自然形态与观念形态的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65.
王家卫电影中的人物,几乎都生活在一个被各类交通工具、生存空间、生活物资等所包围的物象世界中。物象是王家卫电影最重要的艺术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往往成为人物复杂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况的隐喻。文章通过对电影中多个重要物象(瀑布、灯塔、树洞、电话等)及其符码意义的分析,揭示出王家卫电影中有关现代人生存困境的诸多主题。  相似文献   
266.
小说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找不到直观有趣的切入口而停留在对小说肤浅宽泛的解读上,如果能抓住小说中作者特意设置的“物象梗”,从前后语境的关联中探索物象的指涉意义,就可以直指小说的人物个性和深层主旨,从而达成深度理解。基于这种认知,教师在开展小说教学时要能够甄别文本中的物象梗,抓住其中具有教学价值的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设置情境任务顺利搭建起小说教学的框架。  相似文献   
267.
诗词是生活的升华,是表达人的情绪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象征。诗词离不开“意象”,诗词要借助意象组合来抒写人的性情,衍生诗美效果。“意”借“象”出,“象”中含“意”,意象才能成为浑然的一体。诗词的意象,是作者“神与物游”的结果,一方面受“物色”感召,摹写  相似文献   
268.
本肯定《月牙泉》诗集充满昂扬的生命情韵的同时,特别强调作为诗评家所写的诗,有着较多的载道成份,即属于化诗范畴,而其在操营方式上,则较为注意诸物象牵系与现实物象的同构性,并在物与现实同构与非同构中找到了一条恰当之路。  相似文献   
269.
在古诗词的学习与欣赏中,很多人不懂得或者不重视从其所表现的物象形态入手获取作品的情感信息,不善于从中解开阅读古诗词种种障碍的信息。尤其是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忽略了物象这一重  相似文献   
270.
北大荒版画家晁楣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植根现实生活;追求意境精神性的表现;画面组织结构的个性语言;注重画外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