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74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29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第三代诗歌解构了传统的诗歌体,取消了传统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无体裁写作”,通过对叙述、戏仿和超本的大胆尝试建构了新的诗歌体样式。第三代诗歌的体狂欢标志着现代新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2.
《音乐世界》2013,(16):149-149
继去年力加热浪沙滩嘉年华盛夏狂欢在三亚引爆万众激情,今年夏季,力加啤酒将与三亚旅游局再度携手打造盛事。本届力加热浪沙滩嘉年华选址三亚君澜度假酒店,将于9月7日热力来袭,一场Fun纵激情的狂欢盛会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53.
好莱坞无厘头喜剧电影常常因为它的无意义———精神仪式的式微和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转变———受到批评。但是人们没有看到,正是这个“无”给它带来自由和灵感,造就了“有”的生成———狂欢书写的创造力,具体体现在“广场语言、狂欢场景、虚实狂欢”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4.
在后现代大众文化的网络时代下,"Fans"凭着新技术的条件,群体性地集合于一体,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新的状况,本文以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洛文塔尔关于"大众偶像的胜利"的消费偶像时代的确立、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在线"狂欢"和网络粗口与集体"极乐乌托邦"三个角度,对后现代大众文化fans群体作一症候式分析.  相似文献   
155.
网络文学以“在场的快意”;“自我的狂欢”;“本真的叙事”后现代性特征实现了文学的民间话语回归.民间话语权的网络回归暗合了网络的在线民主,民众的自我诉求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6.
巴赫金根植于中世纪诙谐文化和拉伯雷创作实践的狂欢化理论,避免了形式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偏颇,真正把握住了喜剧意识的本质和精髓;他对狂欢式“笑”的双重性的思考和阐释,具有哲理深度和积极的建设性,有助于我们全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喜剧性的实质和审美功用;他的狂欢化理论所体现出的相对性思想,揭示了喜剧思维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7.
陈钦 《文教资料》2013,(31):130-132
《请买票》是劳伦斯创作于早期的著名短篇小说。男女两性关系、社会道德伦理、工业文明等是其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本文拟采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分析这部短篇小说的狂欢化艺术,并着重分析论述了《请买票》中的场景设置和人物形象,并用狂欢化处世态度论证了劳伦斯对男女两性关系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虔诚信念。从而说明劳伦斯是最具传统色彩,并继承英国文学伟大传统的卓越作家。  相似文献   
158.
《鹿鼎记》不同于作者以往的武侠小说,呈现和建构了一个"非武侠"的世界。作者使用宏大叙事与大话文学的内在张力,体现对政治/权威的反讽,并通过"非武非侠"对经典"武侠"叙事的消解,体现对正统文化的解构,呈现出狂欢化叙事与文本的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159.
“撒叶尔嗬”是至今仍广泛流行在鄂西清江流域土家族中的古老丧葬仪礼。“撒叶尔嗬”具有自由性、集体性、狂欢性的特性,其中展现的情爱生活揭示了土家人独特的生命现、生死观。  相似文献   
160.
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网络时代悄然来临,它使"众声喧哗"变得更为名副其实。网络小说正是这一现象的最好代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狂欢化"现象尤为引人注目。社会大众在现存状态下对精神释放的需求使网络小说"狂欢化"有了最广泛的心理基础,"狂欢"在小说文本中体现出"众声喧哗"与异类融合等特点,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网络平台的辅助下成为可能。而网络小说集体"狂欢化"现象的背后,则体现出社会大众在文化断裂的背景中对"人本"之人性的呼唤以及个体独立思考意识的建构,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大众对安全感的社会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