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刘德珍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344-344,353
辽代大安七年刻石于1956年在塔子城城内西南隅小学校园出土。它是研究辽史的珍贵文物。大安七年刻石的发现为塔子城为辽、金泰州故城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块有标准纪年的刻石,迄今仍是黑龙江地区唯一有文字的辽代刻石。  相似文献   
12.
资源介绍 上海博物馆是综合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文物近100万件。珍贵文物12余万件,日常展示1万件。分开放区、库房区、学术区、科研区、管理区、设备区等6个区域,现开设10个常设陈列馆。其中尤以青铜、陶瓷、绘画最为有名,印章、钱币、明清家具等馆亦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博物馆》2009,(3):48-48
“福建古代文明之光”是福建博物院2002年新馆落成后的基本陈列之一。其精选大量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全景式地展现福建从远古直至明清的宏大历史发展轨迹,全方位、多角度表现了福建古代丰富的物质文明和多彩的精神文明,是展示福建地方厉史文化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博物馆》2009,(3):127-127
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复兴之路”经过近两年的紧张筹备,于2009年9月25日正式开幕。该陈列通过115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98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博物馆》2009,(3):117-117
“抗震救灾展”于2009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展出,位于中国航空博物馆珍贵文物展厅,独立成展,意义深刻。该展以真实的图片展为主,再现地震当时场景,一个个真实的画面,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力争表现出那一个黑色的让人刻骨铭心的日子。展览以救灾为主线,侧重宣传我空军官兵以高度的使命感率先垂范、紧急出征、空投希望、拯救同胞,他们不畏艰险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百年前北洋大学课程表等珍贵文物首次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余岢 《上海集邮》2013,(9):31-32
2001年,三星堆出土的体薄如纸的黄金面罩,借中埃建交50周年,登上方寸,顷刻,获得世人齐声喝采。事隔12年之后,我国又以《三星堆青铜器》之名,再次向世人介绍了古巴蜀的三件文物:一为戴冠纵目面具,二为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三为大立人像。仔细观赏,站立在方形似怪兽座上的大立人像,是件内容极其深远,且又形式绝美的极品。小型张的"四极",是四个只露大半个脸的青铜人头像和面具。他们有着古人十分赞赏的美丽的凤眼,虽颇  相似文献   
18.
扶风县的法门寺,因其寺塔下地宫内珍藏释迦牟尼佛指灵骨,文明海内外。与灵骨同存于地宫的,还有大量金银玉器,是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西安市曲江开发区,为了弘扬佛教文化,为了开拓和充实中华文化宝库,不惜巨资,在法门寺大兴土木。正在打造以法门寺为核心的“佛都”旅游胜地,一时传为佳话。香港凤凰卫视近来每天都有法门寺的广告,看得人眼热,听得入耳聩。这些珍贵文物,也可以说是实物档案了。  相似文献   
19.
朱有仪 《收藏》2014,(1):96-103
历史上的文物浩如烟海,但能完整保存至今的其实并不多。民间收藏多因各种原因在流传中散失损毁,保存在寺庙宫观的一些文物,则因宗教因素和特殊的传承体系得以幸存下来。西安广仁寺作为一座有故事的寺院,就保存着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以"八宝"最为著名。这批文物包括书法、木雕、石刻等门类,本文愿为读者一一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廖静好 《收藏界》2013,(10):127-132
周庆明先生收藏的圣旨不仅题材丰富,而且品相佳、数量多。这些举世罕见、弥足珍贵的文物不但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丰富、宝贵的资料,填补了我国皇牍文化的空白,在收藏界、文物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