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1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生命权为最高的民事权利,当它受到侵犯时理应民法给予最为充分的救济.但是从侵权行为法一般理论出发,去解释生命权受到侵犯后的民法后果时,却发现生命权的救济是一个逻辑与现实有诸多矛盾的问题.文章以<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核心的我国现行立法做了检讨,希望引起同行对这一民法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2.
生命权的新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生命权属于消极意义上的自由权体系,目的在于抵制国家专断剥夺个人生命,新的生命权概念在保持传统属性的同时又注入了新的内涵,一些社会权被赋予自由权属性从而获得司法保护,诸如住所权、医疗健康权、劳动权、环境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因与生命质量相关联而被重新解释。这是各国法院努力的结果。该进程于客观上改写了生命权概念,使生命权保护责任由国家扩及私人组织,产生了基本权利的水平效力,社会权借助自由权外壳获得了司法上的承认。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弱势群体权利的法律保护,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3.
被害人承诺是指具体法益所有人对于他人侵犯自己可以支配的权益所表示的允诺.我国刑法典中并未明确被害人承诺.那么是否一切被害人的承诺均可以成为阻却违法性的事由,理论界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将就被害人承诺的法律效力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4.
正带孩子回归自然,不仅是一个观念的改变。非盈利性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非常强调的是知行合一中的行。在自然之友的工作中,亲子自然体验和环境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张赫赫说,带着孩子回归自然,父母自己首先应该带着尊重和情感。如果父母自己都不能充分地认识到该如何和自然相处,就无法带着孩子一起和自然重建亲密的连接。  相似文献   
35.
侵害生命权所造成的损害是一个有着多个受害人的多种损害的体系,对侵害生命权的损害赔偿问题应从体系化的角度来予以研究,才能真正贯彻全面赔偿的原则。这一研究体系包括侵害生命权的受害主体、损害事实、损害赔偿请求权人和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36.
《聊斋志异》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特别是强烈的生命权意识——即重视人的生命权,尊重人的生命的存在,崇尚生命的地位与价值。小说描述险恶的生存环境对人的摧残与蹂躏,叙写抗暴行为和仁民爱物举动,以表现和彰显生命权意识。这种生命权意识在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它启示人们更好地珍惜和维护人的生命,并警醒人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37.
安乐死是一个涉及法律,宗教,道德等领域的问题。随着荷兰比利时安乐死立法的蓬勃发展,安乐死这个词在中国已经不陌生,而社会上医生与患者达成默契悄悄适用安乐死的事实已成为行业里不可言说的秘密,中国安乐死立法还有多远?文章通过对反安乐死立法理论的批驳,阐述安乐死实施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通过借鉴荷兰比利时安乐死立法,试着从程序的角度,在申请,审查,实施和监督备案四个方面,对安乐死的立法做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8.
生命这个神圣的字眼承载着人类自身所有的期盼,它是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愿望的基石,体现着人类的尊严和价值,是所有人权的基础。然而,反观我国的现实状况,漠视生命的现象令人痛心。造成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在脆弱的生命面前,我们不禁反问:为什么这么一项重要的普适性人权我国宪法却讳莫如深?本文拟从生命权涵义出发探析其宪法保障缺失的原因,进而反思生命权在我国宪法秩序中缺位的现象。  相似文献   
39.
《科学生活》2009,(5):14-15
"这真的不是我丈夫的孩子吗?"在苏州某司法鉴定所,一位女子挺着大肚子前来请求做产前亲子鉴定,身边站着一位丈夫模样的男子,表情凝重。  相似文献   
40.
生命对生命的紧急避险是否具有正当性历来就是有争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直停在理论层面的伦理难题即将成为现实,自动驾驶不得不对这一问题作出回应。被允许的危险路径因其法理的不合而无法有效解决生命权冲突问题,应将讨论重心转回紧急避险理论,阻却违法型紧急避险是碰撞选择的正当化依据。生命的抽象价值不可被衡量,但法益对象的生命受保护程度在具体情境中会有所不同。在紧急避险理论下,通过比较生命法益应受保护程度来阻却自动驾驶碰撞选择的违法性。在衡量时,没有充足的理由能证明在危险发生时乘客可以处于优先地位,因而在自动驾驶碰撞选择中乘客优先原则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