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6篇
  免费   2篇
教育   1083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41.
学界关于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思想等研究已有显著成果,然对诗人诗作所蕴涵之情感体察仍略存不足。以白居易诗歌为切入点,梳理诗人细腻之情感世界,品味诗人对妻、子、兄弟之深厚情感,并尝试挖掘与之相关之主客观原因,对窥见白诗之亲情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2.
盎然的生机绿,宽厚的深海蓝,热烈的火样红,娇嫩的葵花黄……将我们的世界装点得五彩缤纷,生活中我们也往往把自己的情感和酸甜苦辣倾注于这五颜六色中。古代的诗歌亦是如  相似文献   
143.
白居易洛阳履道里宅院的置石形式多样,石与其他景物搭配,突出审美功能,兼顾实用;营造听觉享受;激发宅院主人联想。爱石、懂石是白居易置石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4.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对杭州的早春充满了热爱,不过他热爱的方面比较多。开头第一句起得很从容,并不想一鸣惊人。他用了平和的叙述语气,交代了景点的准确位置,  相似文献   
145.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江”、“月”都有特别的感情,唐诗宋词中对“江”、“月”的描写也特别多。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一首描写“江”、“月”的名篇。公元815年,自居易因多次批评朝政,触怒唐宪宗,被贬到江州。816年秋天,白居易送客湓浦口,巧遇琵琶女,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中,写下了千古名篇《琵琶行》。这首长诗在艺术上为后人所称道的往往是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精彩描绘。其实诗中有关“江”、“月”的描写也同样出色。下面就对涛中有关“江”、“月”的描写进行简要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146.
千秋 《初中生》2007,(12):14-17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他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诗歌潮流,因此陶渊明也被世人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白居易曾赋诗赞曰:“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相似文献   
147.
我的名字叫杨雪君。关于我名字的来历,家里人谁也说不清楚,我只好自己推测了。童话型:我出生在飘雪的季节。一天,雪地里突然冒出了一簇君子兰,从君子兰里飞出了一个小仙女,她告诉正在为我的名字发愁的父母.叫我  相似文献   
148.
江州时期是白居易山水诗的快速发展和成熟时期,其间作山水诗50多首.诗歌总体特征是"冷暗忧病"与"飘逸清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或"清寒自赏"、或"自然妙悟"、或"浪漫惊警"等多种风格并存的格局,为白居易以后山水诗高峰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并给我们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9.
探讨《琵琶行(并序)》一文时,学生对《琵琶行》序言的必要性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很多同学认为,序言的内容确实很丰富,叙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以及琵琶行写作的原因,也有白居易的悲伤情感。但是,这些内容在诗文中都有对应的存在,序言只是把内容进行了提炼,似乎找不出更充足的理由将之留下。  相似文献   
150.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我国唐代白居易所作,脍炙人口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的前半首。其后半首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不一定尽为人知了。此诗写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而又以草喻情,贴切自然地表达了朋友之间永恒的情谊。诗句也道出了大自然的普遍规律,即使有着旺盛活力的野草也得“一岁一枯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