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刘小方 《百科知识》2013,(14):60-63
盐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自人猿揖别,盐便成为人类刻意寻找并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说文解字》解释"盐,卤也,天生白卤,人生白盐"。古罗马时期,戍守边疆的人获取薪金就以盐支付,盐是生活必需品,也象征着特权,代表着流通货币。时至今日,"薪水"一词的英文、拉丁文词根仍保持着与盐的联系。在重视历史文化传统、博物馆密集的欧洲大陆,盐业博物馆往往是其中的翘楚,所以在世界遗产名录中有7项盐业景观和57项预备遗产项就不足为奇了。在中国,盐不仅满足食用,还能"建本抑  相似文献   
13.
漳盐,历史悠久,在漳县乃至甘肃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漳县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漳盐从先秦时期先民开采食用到元代的一次浩劫,经历了先秦时期人类的早期发现和食用,秦汉其地有了正式建制,地位开始显现,隋唐至宋金时期建制升级,地位日重,再到元初盐井自然破坏的历程.期间,盐井所在地始终是漳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可以说,漳县因盐而立,因盐而兴,因盐而显,盐与漳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盐都自贡     
在四川省南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有座取自两口古老盐井(自流井和贡井)词头组合而成的城市——自贡。它始建于1939年,管辖自流井、贡井、大安、沿滩4个区,荣县、富顺2个县,面积约4375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的纳西族世代以盐业为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盐井纳西族文化几乎完全融入了当地的藏族文化中。但是纳西族内心中对自身东巴教信仰的坚持,使得下盐井村虽然在天主教和藏传佛教的包围中仍然保持着社区的认同。盐井纳西族宗教信仰的变迁成了本民族在建构社区认同中的一种鲜明的符号。  相似文献   
16.
在充分利用中文、法文档案的基础上,考证出共有15位巴黎外方传教士赴盐井传教。全面考察传教士活动不应仅限于教案事件。圣伯尔纳铎会取代巴黎外方传教会在盐井的传教工作并非是该地天主教本土化和去殖民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在“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大量外省移民迁入自贡,他们为井盐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为井盐的生产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使自贡盐业迅速恢复并走向兴盛——自贡从与射蓬、犍乐两厂并列的四川三大产盐区,发展成为“川省精华之地”。这些移民为自贡“盐都”地位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充实的物质基础,谱写了自贡的盐业“神话”。  相似文献   
18.
盐井沟是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最为经典的产地之一,该地区出土的动物群是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通过对盐井沟动物群的研究历史,并结合地质、地貌特征和动物群组成成分的介绍,可以知其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以及盐井沟动物群的古地理学研究意义,及其对长江三峡的贯通具有的指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诺邓也称"诺邓井","井"就是盐井。据唐代史料记载,这里最迟在唐朝就已经凿井制盐,是一个典型的以盐井为生存依托的村落。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大理诺邓村灿烂的建筑文化艺术。古建筑星罗棋布,同时还较完整地保留了山地白族原生态文化。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却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在这里,你能感悟到诺邓千年古盐井文化曾经的辉煌,更会为她那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由衷地赞叹,当然,也会为她多  相似文献   
20.
芒康县盐井中学成立于1975年,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处在滇藏线进藏的第一站,这里气候宜人。学校海拔2520米,这里自古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是对外交流的窗口。由于民族融合的相对充分,为现代教育在这里兴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条件。回顾反思几十年的办学经验,我们清醒认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