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尊重著作权     
《春天里》这首歌在网上播唱后,让亿万农民工感动得落泪.以至于大街小巷都流行起这首沧桑的歌谣。仔细听听,这首歌不是汪峰的原唱.而是旭日阳刚的翻唱。平心而论.旭日阳刚组合的唱功确实不及汪峰,但他们朴质、苍凉的嗓音却极具穿透力,再加上真情的演绎,完全道出了社会底层百姓的辛酸与坚强,更能激起无数听众的强烈共鸣。每每听罢,  相似文献   
12.
王乐斌 《视听界》2011,(6):10-10
有档民生故事栏目,收视不错,过年回老家,人们喷喷称赞。偏偏当地曾有一桩糗事被拍了去,讲姨夫和外甥女的不伦之事。不想上集播完有关部门把电视信号蔽了。人们就觉遗憾,问我那家人到底怎么回事?我说都是一个镇的,你们不知这事?大家摇头。镇上的“风流韵事”,当地人还多不知晓,却通过电视开了眼,可见这类电视节目多受欢迎啊。想想,那些充斥屏幕的稀奇事,多半来自社会底层。被摄入镜头的故事人物,没文化、经济能力弱的农民占大多数,他们家境贫困,很容易因一些棘手的境况而没了主张,也很容易为一些蝇头小利发生纷争,感觉到吃亏上当,求助无门时,就想到了电视,曝光可以为他们主持公道,为他们撑腰正理,为他们鸣冤出气……  相似文献   
13.
王京山 《出版参考》2009,(21):28-28
《圣经》是由39卷旧约,27卷新约,共66卷书组合而成。《圣经》作者有四十余人,身份差异极大。其中有大卫、所罗门这样的一国之君,有宰相旦以理,有祭司以斯拉、省长尼希米,有先知以赛亚及耶利米,以及接受专门训练钻研高深学术的使徒保罗;也有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如彼得、约翰是渔民,阿摩司是牧人,马太是税吏,路加是医生。这些作者的身分、地位、学问、性情、风俗习惯等迥然不同;而且每个人的写作风格与形式大不相同,《圣经》包括了史记、  相似文献   
14.
《学习之友》2010,(8):59-60
近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项调查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泰国:仅占总人口20%的泰国富裕阶层,手里握有全国56%的财富;60%的民众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的收入只占全国GDP的25%。  相似文献   
15.
"接地气"现在是个流行词。该词中的"地"用的是比喻义,指人们的生活。"接地气"就是"贴近人们的真实生活""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情感"。鲁迅的《一件小事》、杨绛的《老王》、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名篇之所以令人百读不厌,就是因为作家把笔触伸向了社会底层,品尝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鉴于此,我们建议广大同学在写作中也要"接地气",去关注万家灯火、体味苍生疾苦,走进真实的百姓世界。  相似文献   
16.
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5月12日《燕赵都市报》)与一些在校大学生逃课、沉湎游戏、荒废学业相比,北大保安"站着上北大"的励志故事着实让人感到另类与欣慰。也许,在人们的常识里,"保安"不过是身处社会底层的草根一族,但北大保安却不乏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这个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时代里,有良知的作家都不由自主地把眼光投向了社会底层。底层叙述于是成了新世纪中国文学中最受人关注的浪潮之一。其实.底层叙述也是一个文学的竞技场,各种不同代际的小说家们使出浑身的解数在其中比拼,看谁能突破当前流行的底层叙述模式,谁就能在这场叙述的竞技中取胜。简单地说,即谁能把底层叙述写得最不像底层叙述,  相似文献   
18.
南非民主政体的出现导致了教育系统的重构和变革。在造成社会分离的元凶——隔离墙倒塌的时候,这种改变使教育机会变得更加开放,主要表现为处于社会底层的有色人种儿童有了选择学校的机会,拥有了进入条件较好学校学习的权利。从种族隔离制度到民主政体的转变标志着在种族隔离轮廓下形成的教育体制的破灭,以及“学习的大门向所有人开放”。  相似文献   
19.
《孔乙己》是鲁迅《呐喊》中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讲述了孔乙己的凄惨遭遇,塑造了一个位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形象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在政治上的成功表明:梦想可以超越种族和肤色.而更广泛的意义是,奥巴马是真正从底层爬起,以梦想的力量跨越各式各样的困境,并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