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1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小布什的总统就职仪式刚刚结束,布什夫人劳拉成为美国新的“First Lady”(第一夫人)。那么,“First Lady”的称呼是从何而来的呢?  相似文献   
812.
《集宁师专学报》2016,(1):35-38
翁衮是蒙古语中的一个常用名词,其本意是"神圣"、"神灵"之意,是对蒙古族萨满神偶的一种专用称呼,后被人们用作对敖包、部落、姓氏、人名、地名、山水、寺庙等的称呼,但"翁衮"一词仍为"神圣"之意,无太大改变。  相似文献   
813.
一钱太守后汉刘宠任会稽太守,操守清正。离任时,当地的老百姓送他一百钱,他不肯收。后因盛情难却,他只选了一钱作纪念。于是,他被尊称为“一钱太守”。二不公明范景公历任兵部侍郎、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他因在门口写有大字:“不收嘱、不受馈”,被称为“二不公”。三汤道台清汤斌曾任岭北道道台,三年任期中,每月以清汤豆腐为肴,老百姓给了一个“三汤道台”的美号。四知先生后汉杨震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想以十金相送,说“天黑,没人知道。”杨震严厉回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此事传开,大家称赞杨震是“…  相似文献   
814.
清代梁章钜《称谓录》与郑珍《亲属记》是清代两部称谓辞书,二者在收词、释义方面有相同相异之处,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15.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相似文献   
816.
民国时期,我国公文称谓格式的演变是一个由繁趋简的过程,一个由各行规则到趋于一律的过程:公文称谓词大量减少,公文自称被划一;公文署名程式也逐渐走向统一。这个趋于一律的演变过程,反映了公文礼仪让位于效率的实质,折射出我国公文工具化、平等化的现代化精神。  相似文献   
817.
"名纸"这一称谓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有着两方面的深层文化内涵。其一,名纸与汉晋流行的刺一脉相承,完整继承了刺"通姓名以自白"的功能属性,并对其"自白"的范畴、政治内涵进行了延伸与丰富。其二,这一时期,纸已完全取代竹简,成为社会主流的书写材料;受此社会背景的深刻影响,纸质的名纸最终取代木质的刺,成为通传姓名的新媒介。  相似文献   
818.
“五更”类民歌是依照古人对“五更”的传统划分而形成的一类时序体民歌。它始于南朝,经唐至五代,到明清时期都有记载。山西“五更”类民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群众喜爱,广泛流传于全省各地,且称谓多样。它们在继承“五更”类民歌固有的定格联章的结构基础上,一方面沿袭明清俗曲“银纽丝”“叠断桥”“梳妆台”等曲牌之曲调形成新的风格;一方面融入了山西各地的曲词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