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5篇
教育   210篇
科学研究   22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一天,电视中播送有关“和平号”空间站的节目,无意间解说员的半句话传到耳中,听得我毛骨悚然:“……宰人……”一愣神之后,才回过味来,意识到是解说员把“载人”的z i读成了z i。随后又听到几个“宰人”,虽然已经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但仍觉得不舒服。无独有偶,平时,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商标广告、店名牌匾上的错字别字触目皆是;一些出版物上的用字用词,错讹之处也不鲜见;大众接触得最多的广播电视媒体语言中,类似于前面提到的错讹的读音以及错讹的字幕也时有所闻、时有所见。这种状况同目前我国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极不协调,同我国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3.
思维空间站     
《中学生数理化》2005,(9):32-33
你猜我猜大家猜根据以下描述,猜出所说的是什么.1.它常常和主人形影不离.2.它的颜色多种多样,有时发出不同的叫声.3.肚子里装有大小不等的块状东西.4.有时候它会跟电线连在一起.5.它有病无病却常被数字缠身.  相似文献   
104.
神舟七号飞船是以神舟六号为原型改进的。航天员在飞船进入轨道运行,环绕地球超过五圈之后出舱进行太空漫步、行步、操作、拧螺钉等安装设备项目,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相似文献   
105.
开心读图     
哈米 《小学时代》2008,(5):18-19
哈米小语世界上又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快来和哈米一起关注一下吧!对了,如果你们有好看、好玩的图片,记得一定要和哈米分享哦!别忘了写清是哪位小"图迷"推荐的图片,老规矩,哈米会在你的会员资格上加分的!记住哈米的联系方式:E-mail:xxsdam@126.com注明"哈米接图"即可。  相似文献   
106.
Ron  Callari  纪伦 《英语沙龙》2009,(3):24-26
“商用空间站太空漫步者”由拉斯维加斯的毕格罗宇航公司设计,是一家充气式太空酒店。在前期阶段,酒店于2007年从俄罗斯发射升空,预期将在2015年完工,那时酒店将被安置在地球上空515公里的高处。不仅酒店是充气式的,连入住费用也“膨胀”得惊人。这项工程的造价预计只需微不足道的五亿美元,而入住费用预计可高达每晚1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07.
卫星发射和运动形式有三种:即圆周运动、椭圆运动、抛物线运动.能绕地球运动的只是圆周运动、椭圆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是卫星、飞船、空间站从发射到进入轨道稳定运行必须经历的.如何从圆周运动转换为椭圆运动或从椭圆运动转换为圆周运动的卫星转轨、空间站对接等问题,是同学们从课堂走向课外对宇宙探测、航天技术的知识最感兴趣的部分,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8.
《小学时代》2011,(4):7-7
很多宇航员喜欢在国际空间站工作,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地享受“太空漫步”,但是,自由与“脱离重力”同样要付出代价——重返地球后,宇航员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类似老化的变化,有时变化还是永久的。  相似文献   
109.
<正>3月28日凌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飞船上有三名宇航员,其中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最受瞩目,因为他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那就是看看长期太空生活究竟会对人类机体带来怎样的改变。按计划,斯科特将在国际空间站住满一年,创下人类太空生存新纪录,而他的孪生兄弟、同样是宇航员的马克·凯利则将留守地球。未来一年,这对天地相隔的双胞胎将接受科研人员的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10.
假如宇航员在太空中出现不适,离他们最近的急诊室在十万八千里外的地球上,他们该如何是好呢?一种由纳米碳构成的生物胶囊也许可以帮助他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发出了一种生物胶囊。将其植入宇航员皮下后,能在宇航员毫无察觉时自动诊断其身体中的异常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这种生物胶囊就好像是一个随身相伴的神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