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3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管路燕 《科教文汇》2010,(32):180-180,186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以管仲"分财利多自与"这件事为切入点来分析管鲍之交,期望从中获得益于处理与朋友关系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2.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相齐期间,对齐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使齐国很快发展起来,并成为春秋霸首。管仲在相齐的政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思想,这些思想不但体现了齐文化开放性、兼容性的鲜明特色,而且也大大丰富并发展了齐文化,使得齐文化融入到中国主流文化之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老马识途     
[拼音]lǎo mǎ shí tú[出处]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③,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④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⑤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韩非子·说林上》)  相似文献   
104.
玛曲儿 《初中生》2012,(4):12-13
正阅读背景:八拜之交,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吧?小说中也经常提到:拜把子、认兄弟时,都要行八拜之礼。一般人们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礼,即冲着八个方位磕头: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友情。  相似文献   
105.
李妍玘 《文教资料》2013,(29):27-28
管仲是春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在历史上是一位具有极大影响力和争议的人物。苏洵作《管仲论》批评之,杨潇作《反管仲论》驳斥了苏洵的观点。本文对两篇文章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形成不同观点的原因,最后笔者对两篇文章提出了齐之治.其功归于管仲,齐之乱,乃势使之然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6.
【教学目标】1.读准"鲍、仲、桓"这三个字的字音,理解"形影不离、真心待友、管鲍之交"等词语的意思。2.概括三件事情的主要内容,并能提炼成小标题;品读鲍叔牙真心待友的语句,感受到鲍叔牙是一个把友情看得比金钱、自己的生命和名利还要重要的人。3.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转换人称、展开想象的方法创造性复述第二、第三件事情。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辩证有关<杂诗·其一>作者诸异说,考辨孔融于灵帝光和三年首次任职司徒杨赐掾属和<杂诗·其一>全诗与孔融首次任职特定心态密合特征,探讨<杂诗·其一>对举吕望、管仲特殊用法与灵帝时代特别是光和三年政治文化的深层关系,并以边让作于光和三年的<章华台赋>也对举吕望、管仲作为重要旁证,认为<杂诗·其一>确为孔融之作,具体创作时间在光和三年,孔融时年28岁.  相似文献   
108.
《史记》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流传不朽,但同时也因其较高的文学价值而受到历代文人的关注,这些都足见该书的内在研究价值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读一读此书,也许也只有在亲身的阅读体验中,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中所透露出来的生生不息的穿透时空的心灵的伟大力量。本文正以《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为例,简要地谈谈我所感受到的蕴含于其中的经济、政治、哲学以及美学等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9.
管仲学派的著作《管子》一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管理思想,建构了完整的管仲学派管理哲学体系: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利决定义的义利观、先物质后精神的需求观、兼听独断的决策观、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分民而治的组织观、明于分职的协调观、身治与法治统一的控制观。  相似文献   
110.
小心眼     
有这样一则佛学故事。一大一小两个和尚来到河边准备过河,看见一个姑娘也正要过河,但河水很是湍急,姑娘显得十分犹豫。大和尚念了一声善哉善哉,便背着姑娘过了河,姑娘千恩万谢地走了。两个和尚赶了一段路,小和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