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走出误区构建全面薪酬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使企业乘风破浪;而使用不当则可能造成效率降低、矛盾重重、阻碍重重,甚至给企业带来危机。现实当中,由于企业制度的差异,再加上市场化深度不够,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发育不成熟,造成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总是处于四处救火的状态,经常是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薪酬问题,却在不知不觉中又落入另外一个困境。在具体的薪酬体系设计以及薪酬管理过程中,由于基本理念的错误以及薪酬管理框架的凌乱,企业正在面临着种种误区和困惑: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植物比较形态学、化学分类学、古植物学、分支系统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结果,对传统 上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两大群的一级分类提出了挑战,怀疑这样的分类是否能反映被 子植物内部的主要进化趋势。我们认为分类必须建立在谱系关系上,以表示其自然系统。在早白垩世 结束之前,其中有一次被子植物大辐射,有8条主传代线似已明显出现。根据林奈阶层系统,我们以 “纲”级来命名这些传代线以显示被子植物内部的主要进化趋向,虽然某些“纲”是并系类群。我们不否 认,我们是进化系统学家,并系类群可以作为一个自然类群来命名而被接受。这8个纲列述如下:木兰 纲、樟纲、胡椒纲、石竹纲、百合纲、毛茛纲、金缕梅纲、蔷薇纲。在本文中,每个纲只举其所包含的主要的科,至于纲间的系统关系,以及纲内的分类系统,有待进一步研究 。  相似文献   
53.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11种金花茶植物,即:龙州金花茶Camellia longzhouensis J.Y.Luo,弄岗金花茶C.longgangensis C.F.Liang et S.L. Mo,大样金花茶 C.grandis(C. F. Liang et S.L.Mo)H.T,Chang et S.Y.Liang,扶绥金花茶 C.fusuiensis S.Y. Liang et X.J.Dong,中东金花茶C.achrysantha H.T.Chang et S.Y.Liang,小花金花茶C. micrantha S.Y. Liang et Y.C.Zhong,薄叶金花茶C.chrysanthoides H.T.Chang,毛籽金花茶C.ptilosperma S.Y.Liang et Q.D.Chen,陇瑞金花茶C.longruiensis S.Y.Liang et X.J.Dong,凹脉金花茶C.impressinervis H.T.Chang et S.Y.Liang和夏石金花茶C.xiashiensis S. Y.Liang et C.Z. Deng。选用14个引物(10 bp)扩增出201个DNA片段,用于种间遗传相似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图。分析结果表明:(1)小花金花茶、扶绥金花茶与中东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2)大样金花茶、薄叶金花茶和夏石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3)龙州金花茶、毛籽金花茶、陇瑞金花茶和弄岗金花茶之间的关系较近;(4)凹脉金花茶与其他各种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54.
一、认真抓好学生身体训练 中学生正处在发育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正向成人过渡。这一时期,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较快、兴奋性较强,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两种过程易扩散;从心理角度来讲,表现好动,模仿性强,多余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在体育活动中,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在动作掌握上,准确性和协调性差,学得快,消退也快。根据这些特点,必须因势利导,认真抓好全面身体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55.
《生物学教学》2010,(4):74-74
据2009年11月11日《上海科技报》消息,2009年11月号的《细胞》杂志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裴钢院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的这一研究成果。据介绍,研究小组发现β-Arrestin1是进化上非常保守的蛋白,它在斑马鱼的发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实验显示,敲除β-Arrestin1后斑马鱼的胚胎表现出严重的发育缺陷,尤其是造血系统的发育缺陷。进一步的研究揭示,  相似文献   
56.
张贤琴 《幼儿教育》2014,(11):24-25
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健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容易生病,家长正确辨认宝宝的疾病,进而护理宝宝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7.
山脉或高原往往对物种扩散有着重要的阻隔作用,尤其对无尾两栖动物这样扩散能力较弱的动物类群。本研究扩增了贵州高原上和贵州高原外分布的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不同种群线粒体COI基因片段。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种群间遗传距离与空间距离的对照分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贵州高原两种群关系较近并和广西富川种群聚为一支,同时高原外分布的四川德胜种群和香港深涌种群聚为一支。对照高原内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空间距离发现两者符合距离隔离模型(Isolation by distance)。这些结果暗示了贵州高原对于沼水蛙内部种群分化有明显的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DNA条形码在腺水螨属物种鉴定中可行性,对腺水螨属16种93条CO I序列进行分析.使用MEGA软件分析遗传距离、构建NJ系统发育树;使用ABGD软件对物种进行划分.结果显示:Lebertia porosa和Lebertia schechteli的种内遗传距离大于2%,其余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2%,除L.poros...  相似文献   
59.
周氏虎凤蝶Luehdorfia choui发现有一段传奇的经历和过程.经过先后两次对其进行人工饲养,不仅弄清了周氏虎凤蝶的生态特点和个体发育的规律,也进一步弄清了5种虎凤蝶的形态特征及区别.通过起源和系统发育的研究,揭示出虎凤蝶属Luehdorfia起源于周氏虎凤蝶,是从丝带凤蝶Sericinus montelus进化来的.丝带凤蝶属Sericinus是虎凤蝶属的祖先,虎凤蝶属是尾凤蝶属Bhutanitis的祖先.尾凤蝶属是从太白虎凤蝶Luehdorfia taibai进化来的.  相似文献   
60.
采集了拟小鲵属5个已知物种和普雄原鲵共15个个体的mtDNA序列数据(cytb,755bp),使用贝叶斯(BI)和最大似然(MP)法重建了拟小鲵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拟小鲵属的5种形成一个单系群;贵州拟小鲵为独立有效物种,是宽阔水拟小鲵的姊妹种;普雄原鲵是拟小鲵属5种的姊妹分支,普雄原鲵应更名为普雄拟小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