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 胚胎发育的主要特点是:  原胚在16核时形成细胞壁, 幼胚发育缓慢,并要经过一个冬季低温阶段,一直到第二年种子脱落时,它们还处于简单多胚  的选择时期, 后期胚的发育是在种子脱离母树后进行的。根据胚胎发育特点,穗花杉属在红豆杉科中的系统位置(由原始到进化的顺序)是:穗花杉属,澳洲红豆杉属,红豆杉属,白豆杉属,榧树属。  相似文献   
72.
在少儿体操训练中,呼吸与动作配合是通过运动员长期的刻苦训练,使技术达到高度自动化的结果,而且练习中主要靠大脑思维理解。这对初学体操的少儿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因 为少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第二信号系统发育不完善,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直观形象思维比较强,善于模仿,而形象思维能力较差。由于呼吸与动作配合是无形的,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所以少儿很难理解。但是只要将比较复杂的动作与呼吸配合的理论,进行适当的简化和形象化,使少儿运动员能够理解和接受,也是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73.
研究目的:明确中国地区孢子丝菌病的致病菌种。创新要点:构建中国地区临床孢子丝菌系统进化树,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种进行重新鉴定。研究方法:多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重要结论:球形孢子丝菌可能为中国地区孢子丝菌病的主要病原菌,申克孢子丝菌在中国地区是否存在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4.
樱桃为蔷薇科李属植物,属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系统.该属植物其S基因在雌蕊中特异表达的蛋白产物S-RNase,能够降解同一品种花粉管中的RNA,抑制自体花粉的受精作用.S等位基因的结构在基因水平上都具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在蛋白水平上有5个高度保守区.S等位基因在雌蕊和花粉中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组织特异性,并且受植物生长发育时期的调控,这种特异性的自交不亲和反应由多态的S位点单模型决定.分子系统发育树显示甜樱桃S等位基因聚为三类.S等位基因在樱桃各品种间配置授粉树和亲本育种的选配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系统发育分类学飞速发展,我国在近年来也加快了利用分支分类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其方法备受许多研究者所青睐.主要从系统发育分类的基本原则(近裔共性原则、严格单系原则及简约性原则)和系统发育的研究过程(单系类群的确立、性状分析、分支分析运算、分支图与分类系统的建立、分支图的检验和系统发育推论)来进行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76.
文章综述了链格孢菌( Alternaria)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因序列分析在链格孢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总结分析了链格孢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我国相关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77.
三尖杉属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比较观察了三尖杉属植物叶片构造与叶     表面角质层的特征。         观察结果表明,篦子三尖杉的气孔为双环型,少数为单环型, 单位面积上的气孔平均数较     多(120.6个/mm2), 具皮下层, 叶肉中含有大量丝状石细胞和少量星状石细胞及短石细胞, 叶     下表面角质突起不明显。而三尖杉属的其余种类,气孔均为双环型,气孔平均数较少(47.3一     88.1个/mm2), 除日本粗榧与柱冠日本粗榧外,均无皮下层, 叶肉中具星状石细胞、短石细     胞、纤维状石细胞或完全缺如, 叶下表面具明显的角质突起。依据上述特征以及大体形态和生     物碱成分等有关资料,我们建议在三尖杉属中可分为:  三尖杉组(Sect.Cephalotaxus)和篦子     三尖杉组(Sect.Pectinatae)。    此外,本文还对三尖杉组中的分系与某些种的划分,以及三尖杉科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山杨、欧洲山杨、银白杨、响叶杨及毛白杨的5个不同类型,即抱头毛白杨、截叶毛白杨、易县毛白杨、陕西毛白杨和南京栽培的毛白杨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银白杨×响叶杨正反交实验,研究杂种后代与毛白杨的关系。RAPD分析说明,毛白杨的亲缘关系与银白杨和响叶杨较近,而与山杨和欧洲山杨的亲缘关系则较远。毛白杨在聚类图上首先是与银白杨和响叶杨聚为一类,再与山杨和欧洲山杨聚在一起。通过比较毛白杨与银白杨和响叶杨的正反交子代,发现毛白杨更接近银白杨×响叶杨的子代,而与反交子代有所区别。由此可见,毛白杨为天然杂种是没有疑义的,而且很可能是银白杨×响叶杨的杂种。本研究筛选出的13个引物,产生了78条谱带,覆盖了基因组的一定区域,其可靠性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79.
篦子三尖杉的胚胎学研究及其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 oliveri的成熟花粉包含两个细胞,花粉管在精原细胞产生后 经历了一年的休眠期; 精原细胞分裂产生两个体积不等的精子; 雌配子体游离核经12次分裂后形成细胞壁; 窄长的颈卵器单个顶生;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类核仁状体; 受精时,雌雄核在分裂中期完全融合; 原胚游离核在16核时产生细胞壁; 原胚具冠细胞; 无裂生多胚现象; 成熟胚 二枚子叶。总之,蓖子三尖杉与本属其它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精原细胞分裂前细胞中心细 胞质浓缩成星状放射区域; 苗端早在胚成熟前分化形成明显的突起,以及成熟胚的子叶极为发达等等。因此,作者赞同将蓖子三尖杉在本属中另立一组的观点。  相似文献   
80.
测定了悬铃木科和金缕梅科5个亚科的6个代表种的rbcL基因序列,对低等金缕梅类植物及新 近提出的相关类群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获得4个最简约树。简约树步长为893,其CI值和RI值 分别为0.558和0.591。连香树科和交让木科与金缕梅科及虎耳草科关系较近。尽管增加了金缕梅科 的取样密度,它们之间进一步的关系仍未得到分辨,结合它们的形态特征,连香树科和交让木科应置于 金缕梅目内。rbcL基因树上反映出传统的“低等”金缕梅类成员领春木科与毛茛类植物聚在一起;悬铃 木科与昆栏树科和水青树科关系较近,而与金缕梅科关系较远;杜仲科与低等金缕类的核心科——金缕 梅科的关系似乎较除连香树科之外的其它低等金缕类成员近。低等金缕类植物由一些古老、孤立的科组成,且是多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