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71.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专业博士生导师金成镐同志与韩国学者朴英宰教授(延大所聘外教)主编的《朝鲜·韩国历史大事编年》(下简称《编年》)由黑龙江省朝鲜民族出版社于2008年2月出版。笔者阅后,深有感慨,仅“原始社会”、“古朝鲜”、“三国”这三部分看,其错误之多,令人瞠目,而值得商榷的问题,并非罕见。编者在“编写说明”中有云:“在名词解释部分,  相似文献   
172.
在表面活性剂DDMBA 存在下,0.64~0.80mol/LHCl 介质中,Ge(Ⅳ)与香草基荧光酮(VF)形成橙黄色配合物。其λ_(max)为500nm,显色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1.48×10~5 L·mol~(-1)·cm~(-1)。Ge 含量在0~8ug/2Sml 符合比尔定律。该法不经任何分离直接应用于矿石、铅锌矿渣中微量锗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3.
云南毛坪铅锌(银、锗)矿床是川滇黔成矿域滇东北地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中-大型铅锌(银)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NE向层间断裂带和猫猫山倒转背斜的控制。主要脉石矿物(铁方解石、方解石及白云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发育,一般较小(3~15μm),主要为纯液相和液相包裹体,常沿矿物结晶面密集成群展布。成矿流体属Na^+-K^+-Ca^2+-Cl^--F^-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80—218℃,盐度为4.1wt%-9.5wt%NaCl,成矿压力为406×10^5~570×10^5Pa。在主要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中,Na^+/K^+(1.54~4.53)与Cl^-/F^-(0.72~156.33)较高,而重晶石流体包裹体中Na+/K^+(0.32~8.36)与Cl^-/F^-(1、06~16.77)较低。成矿流体的(D为-23‰~-64‰,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中流体包体(^18OV-SMOW依次为0、3‰~6.2‰,-9.0‰-3.4‰和-6.8‰~-12.7‰。脉石矿物的(^13CV-PDB为~1.1‰~-3.7‰。以上信息更好地揭示了成矿流体是变质水、岩浆水和建造水混合的产物,它们与沉积作用、昆阳群基底的变质作用及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该矿床本身可能是富含铅、锌、银等成矿流体对流循环沿构造“贯入”而成。该矿床不同于典型的MVT型铅锌矿床,是一碳酸盐岩为主岩的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74.
1.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例1求过点A(2,-1),且到点B(-1,1)的距离为3的直线方程.  相似文献   
175.
对90名中国学生的中介语对话的分析以及相关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五类偏误在口语交际中十分常见。尤以母语负迁移引起的错误为甚。中介语发展有三个不同阶段:偏误随机产生阶段、偏误自然产生阶段和偏误系统产生阶段,三个阶段各有特征。对不同类型的偏误.学习和教师应采用不同的纠正策略。  相似文献   
176.
学界一般把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的有部分中央领导和部分地方领导参加的会议称为第一次郑州会议。这次会议是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重要样本。对这一样本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梳理中共党史及共和国史的历史信息,体会前人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的艰辛与曲折、智慧与困惑,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77.
出自欧阳修手笔的《新唐书》、《新五代史》问世不久,就遭到了吴缜的有力批驳。由此引发一场争论,但主要的还是“报宿怨”与“复父仇”说,以致形成“吴缜公案”。事实上,吴填“初登第”时,《新唐书》修成已有四年之久,“报宿怨”说不攻自破;欧阳修入史局时,吴父及第已长达十二年,吴父“初登第”一说便不成立。可见两说纯属无稽之谈,吴缜撰《新唐书纠谬》等书的真正动机,是针对《新唐书》诸多失误而发,并无他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