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实用主义美学为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所首创,对20世纪西方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实用主义美学强调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强调经验在实践中的作用,对高等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2.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使用先进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独立自主性学习情境,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吸收更多知识.本文强调,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人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改革中对旧的教学法有选择性继承,对新的教学法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83.
经验论作为一种认识的理论,它强调一切知识和认识都靠人的感觉和心理而得来,否认理性认识的真实性和重要性。经验论反对可知论,并对纯粹理性进行批判,认为纯粹理性是不可能的。它指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指向自身感觉和心理的幸福与快乐,而当人的这种指向感觉和心理的行为达到了人类感官的满足时,这种行为便是合宜行为。每个人的行为既然都是为了追求自我心理和感觉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就说它是人们的自愿行为。所谓自愿行为,即我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不受其他人或其他因素的干涉,甚至可以否定他人的意愿,从而做出符合自身意愿的选择和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只能知晓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无法知晓其他人的感觉和心理、快乐和幸福,同时他人也无法知晓我们自身的快乐和幸福。从这一意义上来看,人性是自私的。所以在利己之心的驱动下,人们就会选择尽可能让自己快乐和幸福的行为,即趋利避害,而且这种趋利避害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自私的人应该如何去进行人际交往?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与他人产生一种感觉和心理的相似性,即"同情"。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交换就产生了。每个人在交换过程中,尽力维护自身利益,从而社会利益或社会正义便得以实现。这便是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但既然有利益交换,就避免不了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双方就需要放弃个人利益,寻求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即"共同尊长"来仲裁,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所允许的国家形式,即最高裁权机构。  相似文献   
84.
在理性化、知识化的世界图景中如何安置人的意义世界,是西方自知识以来困扰哲人们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在现代显出人类空前的贫乏,理性与意义的统一或许可从科学与宗教在现实的历史境遇中的关系状况指证出一种可能性,因而陈述一种历史事实呈现出我们的思之路,揭开人与世界关系中一个被遮蔽的维度。  相似文献   
85.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及其唯理主义认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溯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唯理主义认识论渊源,剖析其语言天生论与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的异同,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之上的一元论,后者则是建立在"上帝"基础之上的心物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既有继承和发展,也有批判和扬弃.使我们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86.
<正>真理是朴素的,文学理论领域的情况亦是如此。中外古今的文学现象,诚然极其复杂、极其奥妙,对它任何简单化、粗糙化的阐释与说明,都容易滑到经验论或教条论的斜路上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于文学的道理就应该神秘莫测,就注定说不清楚。文学理论的历史确乎相当生动、有趣、漫长、  相似文献   
87.
生活论是鲁洁先生对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生活论转向是基于对人以及道德理解的转向的基础之上的。对其进行哲学谱系的探源之后发现,生活德育有其实践哲学(经验论)的基础。鲁洁先生撰文自我质疑,打开了形而上学(唯理论)的另一扇窗户,展现出了两种哲学背后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生活德育所提出的道德是源于生活这一哲学问题和为了生活这一伦理学问题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88.
朱荣英 《天中学刊》2011,26(5):20-24
西方科学哲学坚信任何一种科学知识都是从具体经验向"普遍概括"所做的一种"语义提升",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彰显出与之相应的"经验蕴含",其科学的合法性基础才得以捍卫。其实,这早已被证明是一种貌似科学的偏见,它不能负载思想,焉能实现担当,非但不能护持,反而走向终结。语言学转向的种种努力将哲学引向了唯科学主义理路,狭隘的经验主义立场和"统一科学语言"的天真设想,将哲学转变为简单的技术操作和纯粹的句法分析,使之丧失了思想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逐步沦为技术霸权的特殊注解,严重阻碍哲学思想发展的多元取向。  相似文献   
89.
究竟是外在的经验抑或内在的心灵赋予了知识以合法性基础,这是近代认识论及其发展中所建构出的一个核心命题。由于经验还原原则本身存在着致命缺陷,该问题以致于竟发展到不改变甚至放弃原有立场,认识论就不能立足更无从深入发展的境地。这表明,以基础主义和表象论为特征、以主客二分为模式的近代认识论研究,一开始就铺设了内在通达唯灵论的思想通道。  相似文献   
90.
纵观杜威一生,他的经历曲折而详实,他的思想丰富而庞大,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作为杜威思想的梳理,我们便可以从中一窥杜威思想的脉络和思路.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块厚重的基石,将帮助我们完成从传统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