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纵观杜威一生,他的经历曲折而详实,他的思想丰富而庞大,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作为杜威思想的梳理,我们便可以从中一窥杜威思想的脉络和思路.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块厚重的基石,将帮助我们完成从传统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92.
朱荣英 《天中学刊》2011,26(5):20-24
西方科学哲学坚信任何一种科学知识都是从具体经验向"普遍概括"所做的一种"语义提升",只有通过各种方法彰显出与之相应的"经验蕴含",其科学的合法性基础才得以捍卫。其实,这早已被证明是一种貌似科学的偏见,它不能负载思想,焉能实现担当,非但不能护持,反而走向终结。语言学转向的种种努力将哲学引向了唯科学主义理路,狭隘的经验主义立场和"统一科学语言"的天真设想,将哲学转变为简单的技术操作和纯粹的句法分析,使之丧失了思想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逐步沦为技术霸权的特殊注解,严重阻碍哲学思想发展的多元取向。  相似文献   
93.
94.
真正使培根的经验论哲学成为系统的经验论体系,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唯物论哲学家、企图走中间路线的休谟、康德及现代西方各个经验哲学流派产生影响的杰出哲学家是洛克。国内外学对洛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认为,洛克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在政治理论、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许多有关洛克认识论的章或完全忽视了二的关系,或对此仅予以轻描淡写,这样就可能片面理解他的认识论。或忽视他的认识论中重视理性一面,得出洛克贬低或忽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或把他看成二元论。洛克的哲学贡献不仅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也是英国自然科学的产物,他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使经验论的基础更加稳固、对新科学运动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
通过纯粹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扭转了关于道德法则和善恶概念之间关系的传统观点,即:善恶概念既不是理性之先验的设定,也不是基于经验之上的预想,它乃是寓于道德法则并为道德法则所决定的,所谓的善恶概念决定实践民的传统观点必将流于经验论。  相似文献   
96.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相互影响下共同建立的哲学体系,它在西方哲学从认识论向语言学转向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从历史、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探讨逻辑原子主义哲学产生的动因对于深入理解逻辑原子主义哲学的内涵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近代认识论转向以来,哲学家们关注的目光从关于“存在的存在”的学问,转向了知识的来源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了研究。尽管二者的观点存在着分歧和对立,但是,通过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来对经验论和唯理论进行考察,就会发现二者在对立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  相似文献   
98.
本以康德对伦理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批判为线索。分析指出,经验论的最终走各向是个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易导致道德沦丧、社会瓦解。唯理论的最终走向是绝情灭俗,易否认个性自由。  相似文献   
99.
体谟为了解西欧哲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无法摆脱的内在矛盾而建立了他们哲学体系。他通过对理性的批判、感性的限定,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但由于时代、个人、阶级的局限性,使他在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过程中,也否定了自己,走向了极端经验论和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100.
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与其哲学的本体论息息相关的。培根提出了物体的分子学说和关于形式的理论,洛克则提出实体的学说,而柏克莱则提出反物质的学说。这三位哲学家在本体论上提出的不同思想,构成了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