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9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罗杰斯作为一个心理学实践家,自我及自我概念理论在他的心理学中非常重要,以至于他的理论经常被称为一种“自我理论”。  相似文献   
132.
《科学生活》2008,(3):73-74
吉姆·罗杰斯是华尔街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1968年,他以600美元投资股市,到1980年赚取的财富足以让他后半生过上安逸体面的生活。后来。罗杰斯将自己充满传奇色彩的全球旅行式投资写成《投资骑士》一书,其中展现的睿智投资经验让他在一些看似波澜不惊的市场中掘得"真金白银"。堪称点石成金。  相似文献   
133.
伴随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需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罗杰斯人本主义的人性本善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提倡的爱民、重民、亲民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进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改进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4.
人本主义教育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两位杰出大师马斯洛与罗杰斯,其核心教育观是“自我实现教育论”及“学生中心教育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从产生到现在,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对于当代中国,尤其是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仍有它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这就是它的巨大的颇富意味的思想启蒙、观念更新和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5.
李聆 《现代语文》2009,(11):15-1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美国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对人的研究,"以人为本",主张用人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人,反对把人当作动物。  相似文献   
136.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主要内容是:创造性活动是由认知和情感合而为一形成整体共同促进来进行的。人天生具有的潜能,要在一种真实、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中得以实现。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真实、奖赏和移情性理解。中西文化蕴含的个性特征具有表层和深层差异,这种差异需要依据人本主义教学理念,通过教育者的积极导入和潜移默化,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基本素质,使其知识、素质和能力相互统一、彼此促进。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对传媒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启示是: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突出教育者在中西文化因素导入进程中的引导作用,强调教育者在中西文化因素导入实践活动中的可操作性做法。  相似文献   
137.
周敬谋 《考试周刊》2010,(40):223-224
一、师生同感归属在教学中的内涵 同感(empathy),意为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能敏锐、准确地领会和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和内涵的情感,并将这种领会和理解向对方传递。按罗杰斯的看法.其意思是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因此,它有两个特征:一是设身处地:二是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38.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在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时,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放开思维,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学习掌握知识。将罗杰斯“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和使用互联网相结合。学生学习过程更深入,灵活性、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9.
基于卡尔罗杰斯关于安全感的研究论述,分析并论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四人小组建立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安全岛",让学生得以在安全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0.
"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人生观教育的一种方式可以被看成一个事实,它基于这样的人性假设:人性是积极、建设性的,是可信赖和有限可塑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观教育中,教师应当从批评者和主导者转变为促进者,和学生建立"主体-主体"的新型关系,人生观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人生成长和人生观形成的过程。学校是学生人生成长和人生观形成的社会环境,也是改造社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并以此提升学生人生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