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汇观书记     
明末清初时候,天注教传入中国。当时来华的天主教耶苏会士中有学问的人很多,我国的封建王朝和上层知识份子都很看重他们。不过到了雍正年间,天主教同喇嘛教发生了十分严重的争执;皇帝是奉喇嘛教的,于是就下令驱逐耶苏会士,天主教受了很大的挫折。当年耶苏会士藏书的地方在北京宣武门外南堂,原来南堂的藏书今有一部份仍存西什库大堂——亦称北堂,与上海徐家匯大书房的藏书南北相辉映。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以后,天主教会重来中国。这一次他们并没再回北京,却把注意力放在新开辟的商埠——上海。百余年来在徐家汇镇培植  相似文献   
12.
樊守义(1682-1753),又作守利、守和、诗义,字利和,乃山西省临汾人氏.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樊守义的<身见录>是一部至关重要的著作. 1707年25岁的樊守义随在华的耶稣会士艾若瑟(Provana)赴罗马见教皇.他们二人从澳门出发,经由巴西、葡萄牙、西班牙到达罗马.樊守义在欧洲待了数年,加入了耶稣会,并且还进入罗马神学院学习神学,毕业后晋升为司铎,取教名类思.1720年樊守义和艾若瑟回中国.  相似文献   
13.
五、我被上帝强迫"救赎"了虽然我的生活近乎快乐幸福,但也有小的摩擦时时刻刻不断发生。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交换学习中的一大挑战。这天一放学,牧师就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关起门,一副神秘的样子:"大为,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吗?"我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牧师说:"我不是强迫你相信,你有你自己的观点,相信和不相信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不会过多干涉。""我觉得我相信科学。"我回答说。"没错,我们也是相信科学的。但是你想一想,是上帝创造了这一切,自然他也就赋予了人类探究科学的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君主干预宗教事务的权力,耶稣会思想家通过对国家起源过程的详细考察,"证明了"宗教事务并不属于世俗君主的职责.虽然耶稣会思想家的良苦用心并没能阻止教会权力的急剧衰落及至完全瓦解,但他们却在不经意间为自然法概念在近代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他们也因此而成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西学传播未能使中国科技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在来华传教的同时,也将大量科学技术知识传入中国,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并未使中国传统科技发生根本性变革。本从两方面探讨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化的影响包括夷夏之防、源流之辨和使用之分等等;另一方面是传统教育体制造成的传播途径障碍,以及教会内部的争论和传教士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16-17世纪,伴随着第一波“西学东渐”的浪潮,西方教育始被导入中国。作为导入主体,艾儒略等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介绍了耶稣会教育的学级编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这些标志着当时欧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较高水平,也能反映出这一时期西方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通过上述介绍,西方教育的知识分类体系与课程设置体系传入了中国,以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学为代表的西方科学方法论也在明未知识阶层中得到传播。因此,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实为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沟通中西、承启古今的关提点,也可谓清末第二波“西学东渐”潮流的滥觞。  相似文献   
17.
耶稣会士在明清之际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编译了不少地理学汉文西书,对中国地理学的近代化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编译过程中始终不忘其传教士的本色,将这些西书不同程度地赋予天主教化色彩,以使目标读者,即居于中国社会上层的知识分子,通过西学的“自然真理”迈向宗教神学的“启示真理”。  相似文献   
18.
将中西史料以及作者在贵州安龙发现的南明永历王朝与天主教遗物结合,集中论述了明清耶稣会士上层传教适应政策及其活动的过程与特点,认为从其同政权上层建立关系起步,到卖力介入王朝军政要务,却落败于封建专制政统,均由于"貌合神异"的原因,因而耶稣会士的基督教"道统",不仅无法适应中国封建专制政统,而且也无力抗衡封建专制道统.  相似文献   
19.
1669年,南怀仁制作了一架空气温度计进献给大清皇帝,并于1671年出版了《验气图说》一文,专门对该仪器的结构、用法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然而,在梵蒂冈教廷图书馆的入华耶稣会士档案中,却可以找到另外一部介绍温度计的手稿,题为《验气寒暑表说》。其中同时详细介绍了空气温度计和1657年之后发明的液体温度计的制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并且明确指出了空气温度计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手稿中还系统引入伽利略到波义尔之间发展起来的气体静力学理论,完全是在新机械论物理学的基础上对温度计进行理论性讨论,与南怀仁借助于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利用“自然厌恶真空”的概念来解释温度计工作原理的做法绝然不同。  相似文献   
20.
柯孟德 《收藏》2013,(3):114-117
16世纪末自利玛窦(1552~1610年)以来,西洋传教士即陆续前来中国,颇多任职皇宫,其往返的书信提及皇宫的情形虽多,但论及完整的游记则难求一二。兹介绍一位鲜为人知略带传奇性色彩的人物——清廷艺术家马国贤(图1),以飨读者。马国贤,意大利人,16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