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苏哈与巴民族权力机构曾达成协议,不得再参与政治事务。但随着阿拉法特遗物检测报告的公开,苏哈与巴民族权力机构不得不再次站在同一阵营在英国纪录片导演乔安娜·娜塔西加拉和搭档理查德·西蒙斯的眼中,阿拉法特的遗孀苏哈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魄力。"她是个果敢的女人,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乔安娜·娜塔西加拉对《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评价苏哈。2008年,为了拍摄系列纪录片《王者的代价》中记录阿拉法特生平的第一部,乔安娜找到了苏哈。"过程非常复杂,我们找了不少中间人。开始苏哈不愿接受采访,但当我们表示会用公正的态度拍摄纪录片时,她答应了。她的理由是,需要有人客观地记录那段历史。"乔安娜·娜塔西加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王者的代价》是由独立电影公司"水平尺"拍摄的系列纪录片,记录一些有争议的国家领导人的别样人生,计划拍摄12集。对苏哈的采访连续进行了三天。苏哈  相似文献   
22.
《金秋科苑》2012,(7):106-107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19日宣布开设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网上档案馆,将陆续在网上展出爱因斯坦的手稿和书信等文件,包括他亲手撰写的6封情书、给母亲的明信片、一大堆粉丝来信,以及著名的相对论的手稿全本等,以期更完整地向世人展示这位科学天才鲜为人知的一面。  相似文献   
23.
二我思恋我的祖国,因为她美丽无比;我热爱我的国民,因为他们无比不幸。但是,如果我的民族在被他们称为"爱国主义"的策动下,起来向临国发动进攻,掠夺人家的财产,残杀他们的男子,使儿童变为孤儿,令女子变成寡妇,使土地饮其男儿的血,令野兽食其青年的肉,那时,我便会厌恶我的祖国和国民。我赞美我的故乡,我思念我在那里成长起来的国家。但是,如果有路人经过那里,要求在那家园投宿,向乡亲们要口面饼,竟会遭到拒绝,并被驱赶而去,那么,我的赞美就将为阅读  相似文献   
24.
苏紫 《当代学生》2011,(9):42-45
眼下最火的电影《社交网络》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哈佛出了19个诺贝尔奖得主,15个普利策奖得主,2个未来的奥运选手,还有1个电影明星!"那唯一的电影明星是谁?——娜塔莉·波特曼。出生于耶路撒冷,成长于纽约;毕业于哈佛大学心理系,喜欢读书胜过演戏;热爱小动物,从8岁开始吃素,不穿任何天然皮革制品;会说英语、希伯莱语、法语、日语、德语五种语言……她真的是一个好莱坞明星吗?是的,从12岁惊艳世界,到29岁荣获奥斯卡影后,她的明星之路璀璨辉煌。  相似文献   
25.
耶路撒冷我家的阳台上,每天早晨我都与鸟儿有一个约会。约会始于多年前我第一次遇见我女婿的母亲的时候.她是一位大屠杀幸存者。当时在以色列,面包非常便宜,因为政府有高额补贴。只要当天的面包没吃完,很多人随手就把面包丢弃。  相似文献   
26.
“解密”爱因斯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长里短的书信更显示出爱因斯坦的坦荡淳朴和平易可亲,让人们看到一个完整和近乎完美的人7月10日,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最后一批文稿——他的私人书信在尘封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被公开。这批书信大部分来自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爱因斯坦档案馆,一直由爱因斯坦的继女马格特·爱因斯坦保管,她曾要求在她死后的20年中这些信件不能公之于众——现在正好是她去世(1986年7月)20周年。另外还有一小部分信件来自苏黎世中央图书馆的手稿收藏室以及其他收藏点。总数多达3500页以上的这批书信,将被陆续公开出版。其中,日期从1909年5月到1920年12月的465…  相似文献   
27.
徐则臣认为乡村和城市是世界的两侧,乡村生活让他感知着生命的爱与怜惜,进而潜在影响其写作。何平对乡村的情感是复杂的,既迷恋又想逃离乡村。李徽昭则在世界视野中比较和阐释乡村的独特性,呼吁关注乡村。有关城市,徐则臣指出,文学应该在乡村和城市之间不断穿越,正确认识当下城市。何平认为,中国城市是马赛克一般的存在,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复杂性。李徽昭提出,不能从表层或概念去理解城市,应强化个人感受,从主体性出发去认知和解读城市。他们共同认为,中国城市文化有其复杂性,城市书写还没有充分文学化,作家需要建构新的城市审美数据库。李徽昭认为《耶路撒冷》是一代人的心灵史,弱化故事情节的同时,强化了小说的思想力。徐则臣则指出“耶路撒冷”关切着精神层面,当信仰缺失、妥协成为常态时,应找回初心。  相似文献   
28.
以色列在举国欢庆耶路撒冷“统一”40周年,却难以掩盖这样的一个事实:在人们鲜活的记忆与感受当中,这个分裂的城市,从来就没有统一过  相似文献   
29.
有个耸人听闻但流传很广的说法:以色列士兵上战场,必带两样东西,一是行李,二是阿米亥的诗集。在人口只有几百万的以色列,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0)受欢迎的程度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他是以色列最著名的诗人,  相似文献   
30.
九月二号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声势浩大的首轮直接和谈结束之后.以色列和巴基斯坦领导人本周在埃及度假圣地沙姆沙伊赫和圣城耶路撒冷再次会面.继续就以往的一些常见议题展开口水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