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0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24篇
教育   2765篇
科学研究   277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132篇
文化理论   89篇
信息传播   44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碳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时代的基石。人类大量使用含碳资源产生的二氧化碳(CO_2)不应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更不应是碳资源利用的终结者,而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加利用的资源。文章在国内CO_2利用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未来可能适合于中国的以CO_2规模化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碳减排方案,包括化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零碳能源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以及温和条件下CO_2直接转化利用技术等。基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短中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以及可再生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易获取性和低成本使得其耦合CO_2的转化利用技术方案近年来飞速发展,并可能将在近期带来巨大碳减排潜力和经济效益;零碳能源发电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利于核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耦合CO_2生产燃料化学品技术的发展,成为中期最具竞争力的CO_2大规模利用技术;远期来说太阳能驱动的CO_2温和转化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碳循环,是远期最有前景的CO_2还原技术。  相似文献   
182.
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伟  许淑婷  郭岫垚 《资源科学》2020,42(1):150-15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问题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1997—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能源综合效率值,选取核密度估计方法等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时序变化来看,1997—2017年,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总体呈“高—低—高”的U型变化特征,其中1997—2003年总体呈降低趋势,2004—2010年迅速增长后于2009年下降,2011—2017年持续下降后于2015年上升。②从空间差异来看,黄河流域西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相对较低,中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上下波动,东部的山东省能源综合效率优势显著。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地区能源综合效率由非均衡逐渐向均衡转变。③能源综合效率驱动因子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财政分权、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黄河流域省份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结构的升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共同驱动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应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地区比较优势,在各项政策指导下加强流域内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3.
基于LMDI指数分解的中国石油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双英  李东  王群伟 《资源科学》2011,33(4):759-765
石油消费是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分析我国石油消费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影响石油消费增长的因素分解为化石能耗结构效应、非清洁能耗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四个部分。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是造成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除个别年份或省区外,我国能源强度逐年降低,清洁能源消费比例稳步增长,能源结构逐步改善,我国石油供需矛盾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84.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矿物能源紧缺的现状,系统分析了我国矿物能源节约利用的潜力以及世界尤其是中国周边国家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从能源结构的合理性、消费利用的经济性等不同角度来分析我国不可再生矿物能源消费利用的途径,并以技术、经济、环境的大量实际数据资料为依据对我国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不同消费用途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作为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替代利用,乙醇汽油替代常规汽油,煤炭液化和石油化工,煤炭、天然气发电以及天然气化工等不同消费途径的经济和环境影响比较。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矿物能源资源的消费结构、替代措施、矿物能源的深加工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5.
本文在对产业发展一般动力因素进行总体勾勒的基础上,剖析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能源、环境、劳动等突出问题,从理论和国际经验出发,探究科技创新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劳动友好型”产业发展的机理,并着眼于科技创新在提升我国产业可持续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6.
杨锦琦 《科技广场》2013,(8):126-134
本文根据我国清洁机制发展网发布的信息,对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CDM项目的开发、项目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归类统计,并且分析了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潜力,提出项目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7.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促进节能减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消费特点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和新上重大项目等多个角度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量进行合理性分析,并给出未来在满足广东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8.
利用2005—2011年我国对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国的直接投资与石油进口量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从而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外部能源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石油进口来源国的直接投资与石油进口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说明我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施能源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对保障我国外部能源供给起到积极作用,而政府也应对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189.
使用奇异谱(SSA)趋势分析方法,对北京、上海能源消费排放二氧化碳量的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现有的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分析方法不同,奇异谱趋势分析方法是一种纯信号描述,可以避免由于影响因素确定不合理所带来的分析误差;奇异谱趋势分析方法能帮助我们从纷繁数据中找出其变化的主要趋势,不被暂时的数据所迷惑;北京市能源消费排放二氧化碳量自2007年起进入下降通道,而上海市能源消费排放二氧化碳量自2012年起进入平稳或下降通道。  相似文献   
19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能源合理利用与CO2减排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郎一环  王礼茂  顾鹏 《资源科学》2004,26(6):118-124
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比较,可以发现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CO2排放总量大但人均量小,单位能耗的CO2排放指标偏高.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人口将继续增长、能耗规模继续增大、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CO2减排,是对中国的严峻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该文提出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水电、核能、太阳能及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比例;引进和开发能源环保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法律、政策和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合理利用和削减CO2的排放量的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