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教育   13439篇
科学研究   97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45篇
综合类   320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8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1016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957篇
  2011年   1230篇
  2010年   1124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1287篇
  2007年   855篇
  2006年   732篇
  2005年   792篇
  2004年   680篇
  2003年   833篇
  2002年   562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例264 如图1,是接续上局而构成的“棋形”局面,续拟红攻法如下: 1.车五进一…… 红还有其他攻法,待后表述. 1.…………车7退1 改走车7退3,参见例267局. 2.车五平四将6平5 3.炮四退二…… 改走炮四平五,象5退3,车四平五,将5平6,炮五退二,车7平6,仕四退五,象3进5,构成例和“棋形”,和定.  相似文献   
132.
识解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认知识解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就是以识解的辖域和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维度解析译文的主观性的翻译过程。应用认知识解理论探讨《庄子》三个译本中在句子层面的英译差异,分析古汉语中句子英译的识解过程,是研究句子英译的一个新思路,也为古籍翻译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3.
本文研究伴有边界摄动的三阶非线性系统Robin问题的奇摄动。在适当的假定下,利用不动点定理,得到摄动问题解的存在性,并给出解的任意阶一致有效渐近展开式。  相似文献   
134.
135.
连续时间单位冲激函数δ(t)和离散时间单位脉冲函数δ(n)是"信号与系统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两类基本信号。针对教学实际中学生对这两类信号的容易混淆之处,本文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类信号的数学定义,着重阐述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归纳了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6.
我们的学生在作图时往往并不能作得很精确,尤其是当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平行直线的倾斜角与边缘直线的倾斜角比较接近时,学生通过目测来选择最优解就很容易出错。本文用两种讨论了最优解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7.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有关知识理解上的偏差,或思维的不严谨,或知识应用的疏漏,常常使我们走进这样或那样的误区,为防止此类错误的出现,现举几例帮助同学们走出解此类题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8.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东部地区图书出版对经济增长带来了“先增强后减弱”的正向冲击效应,中部地区的冲击效应既不明显也不稳定,西部地区则呈现负向冲击效应。同时,东部地区出版产业的延伸和知识的外溢使得全国的图书出版带来经济的有效增长。但是,这一效应主要是通过“产业渠道”而非“传播渠道”传导的,这就使得图书出版数量上的扩张只是带动了出版产业的发展,而未能带来出版知识快速且有效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9.
完形填空题不是单靠语感来决定选项的,一定要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决定。在答题之前,首先要对文章的主题和脉络有个清晰的把握。纵观历届高考完形填空题,其文本多数是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文体,记叙文或夹叙夹议通常都是讲述一个故事,正如蔡康永所说的"是个故事就要‘有意义’,而且‘不顺利’。""有意义"就是故事的寓意,是指作者在经历某次事件之后从中得出的道理、感悟或经验教训,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点出,有时也会在故事的一开头就说明。  相似文献   
140.
错在哪里     
题1 已知p:|2x-3|>1,q:(1x2 x-6)>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