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无论散文,还是小说),抖开了一幅长大的山川生物的连轴画卷——常德河面上形态各异的大小船只,沅州的美兰、香草,箱子岩高崖木棺,鸭窝围的吊脚奇观,沅陵的轻烟细雨,奇洞、险滩、乱石、吼虎……,作者画出湘西山光水色的神韵,满眼里是诗。地面上,满山的药材,源源不断的桐油、药材、干果;地下的矿藏。在这里,与山川秀丽对应的是湘西人的自然天成的美丽人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这里所说的背景,指散文中显现出的背景,不包括文本之外的创作背景等。如同雁子翱翔需要高远辽阔的天空,散文的主体也必需自然天成的背景。注重散文的背景,会更凸现和深化散文的思想情感,也会使阅读者更深入文本的内涵,同时也让散文具有一种层次繁复、交错辉映而又天然生成的动态美感。而实际上,人们往往只把目光聚焦于散文的主体,常常忽略由散文背景带来的深层美感,也由此影响了对散文内涵的深切体味。初写散文者,更容易在主体上精工细描,而忽视布景设境,文章的内涵就难免孤立而肤浅。  相似文献   
13.
"草"本是极普通极卑贱、随处可见的东西,而戒指则是极华贵且不易得到的东西。这两种极具反差的东西,却成为一个整体,于是"草"便成了"戒指"。"草戒指"这种自然天成的构想,少了一分庄重,多了一些调皮。如是,自然而然地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让读者感到自在,而"自在"正是铁凝散文的魅力。对于散文,铁凝有自己的看法,她说:"散文实在是对人类情感一种安然的滋润。散文是心灵的一片牧场,心灵就是这牧场上的牛羊。当牛羊走上牧场的时候,才可能出现因辽阔、丰沃和芳香而生的自在。散文需要自在。"《草戒指》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细腻的情感和她们对美好人生的憧憬,人生之美,因"草戒指"而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4.
“说”是一种文体,其要领是“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偏重于说明性、解释性,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体例较杂,风格灵活多变。古人常常论说连用,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文心雕龙&;#183;论说》专门论及这个问题。认为论是从先秦诸子的论辩文章发展来的,偏重于抽象说理;说是从战国策士游说之辞发展而来的,偏重于艺术地、形象地说理,注重辞采。  相似文献   
15.
正高尔基在《童年》一书中,写他幼年时,祖母常与他坐在家后的门槛上,说故事给他听。后门之外是萧索的秋日,灰暗而空旷的天压着徒有枝丫的老树。祖母读小亚细亚,读西班牙,读印度洋之滨的故事,把他幼小的心思带到几千里外的世界。这些故事穿过后门之外的天与树,伸展了他的想象,促发他情感的早熟,使他融入几千里外不同时代的生活世界,与不同时空的人类一起悲喜。卢梭早年也常循着父亲的朗诵声,"走"  相似文献   
16.
孙振笃先生的散文集《鸿踏雪泥》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为这部作品的第一批读者,我不仅为作品中昕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生体悟所深深打动,而且对作品中所传达的深刻的散文创作理念赞赏不已。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是师生问心灵的交流。这一过程最需要自然的真情流露、自然的情境创设、自然的教学评价。追求自然天成,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8.
每每听过一些专家的课,总感觉如沐春风、意犹未尽。这是为什么呢?反复琢磨一下,一个词便可概括,那就是“自然”。我认为我们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更应该追求那种“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自然天成之趣。但是,如何才能达到那种浑然天成的境界呢?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乐明 《上海集邮》2007,(10):8-9
11月5日《中国古代书法——楷书》为中国古代:挡法系列邮票第三套。 楷书又称正书、真书、今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宋《宣和书谱》:“在汉建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法,所谓楷法者,今之正书是也。”楷书的出现使方块汉字定型,一直沿用到至今,是通行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新如 《考试周刊》2010,(24):61-62
每每听一些专家的课,总感觉如沐春风、意犹未尽。这是为什么呢?反复琢磨一下,一个词便可概括,那就是“自然”。新课标下的语文课更应该追求那种“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自然天成。但是,如何才能达到那种浑然天成的境界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