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250篇
科学研究   17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7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503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新媒体平台的涌现使得受众话语有被听得见的可能,搭借流量热度,粉丝群体的诉求和意见逐渐被关注和采纳,粉丝的主体性与“偶像人设”开始交汇,但粉丝群体再中心化建构的“偶像人设”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新媒体视域下,资方在偶像人设的建构与运营过程中影响力依旧庞大,但粉丝对人设建构的主导性潜力却愈发不可忽视。本文将转变视角,立足于粉丝内核,从粉丝文化角度运用案例分析法来研究偶像建构与崩塌过程之中“人设”问题,试图概括这一过程中背后的粉丝特征的和深层粉丝文化社群逻辑。  相似文献   
62.
压花器(如图),顾名思义,即能压制花纹图案的一种模具。该模具创意新,功能全,操作简便,画面效果佳。压花器不仅有丰富的图样、可爱的外形,更可以激发并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只需几张彩色的80g~200g的纸,用压花器轻轻一压,便能切割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拼贴、添画组合成不同的富有个性的艺术成品。压花器和订书机差不多,  相似文献   
63.
利用学生对新颖的、有趣的、好玩的、有用的、惊奇的、具有挑战性的等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从巧设语言、巧设欣赏、巧设奇事、巧设活动等几个方面,分类举例,创设出一个个新颖的、趣味性强的、具有魅力、吸引力的情境,替代数学的枯燥和抽象。从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海无涯苦作舟”成为“学海无涯乐作舟”。  相似文献   
64.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主导作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有许多.笔者以点滴体会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5.
设疑对学生的课堂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很有好处,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从提问着手,引导教学,教师要善于在易错处,巧妙设疑,结课时设疑,承上启下,数学教学内容要有重点和难点之分,并设疑于此。  相似文献   
66.
唉,尼可怎么像得了职业病,走路都不放过路面的每一只小虫子似的。不知道他死盯着路面在研究什么呢?嘻嘻,尼可的观察力也真够强的。他既没有探案,也没有研究小虫子,  相似文献   
67.
薛园 《课外阅读》2011,(2):192-192
由于高中化学有着难,杂,繁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失去兴趣,同时新课改也要求要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去学习,所以本文从四方面描述了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第三,发挥化学实验美,培养学习兴趣;第四,重视开展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8.
罗鑫 《课外阅读》2011,(8):60-62
学生乐于学习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因素,也是教学成功的重标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努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下学习。设疑是指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设疑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恰当的课堂设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我对在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和时机作出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69.
张守文 《课外阅读》2011,(7):139-13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的一个重教育思想。何为愤悱?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辞”。即是说,只有当学生想求明而不达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而说不出来的时候,才去启发他。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固然重,但这仅仅反映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学生不愤不悱怎么办?  相似文献   
70.
语文老师要把课堂宝贵的时间驻留在一个点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让学生关注语文形式、关注语文表达方式、关注作者用词、关注作者怎么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