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3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辅导员》2011,(13):26-26
【闲言碎语】很多人只知道苏东坡作为文坛巨匠的一面.而不知道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作为兄长.苏东坡非常关心弟弟子由.但从物质上.他反过来常常受到子由的照顾。他们的很多优秀诗文.都是在一唱一和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2.
认识地球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朝大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讲的是,没能看到整个事物,那是因为自己就身处此物中。呵呵,但今天我们说的不是古诗,而是地球。我们脚踩的大地叫地球,它略  相似文献   
163.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10,(3):9-9
苏东坡的职业 老师:苏东坡上干什么的? 阿宝:做饭的。 老师:准告诉你的? 阿宝:东坡肉不就是他做的吗?  相似文献   
164.
赫伟 《下一代》2010,(7):52-52
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在陕西凤翔府任职时,正赶上那里大旱,大片大片的禾苗因为缺水而枯萎。苏东掳心里很着急。  相似文献   
165.
有人说,学校文化就是一两件实物(比如苏东坡的文墨),一两个故事(比如某名人曾在此短暂求学),一两个标识(比如花、色),还有就是校容校貌,地域特色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跟你学校本身无关,不能成为具有内涵的学校文化。这只不过是在玩文化的噱头,或者是一种对文化的牵强附会和附庸风雅。如果从这里入手建设学校文化,应该说是只是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表面文章,虚大于实,形式大于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种不良倾向和浮躁作风,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避免和克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6.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场暴风雨过后的林海之中,一位老者,手持着竹杖,身上披着一件沾满雨水的蓑衣,累累伤痕的脚上穿着一双破旧不堪、沾满泥土的芒鞋,踽踽独行于这崎岖不平的山路之上。斗笠之下,我看到他从容地向我微笑……  相似文献   
167.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贬居黄州时期不仅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还创造了丰富的美食,形成了一系列的菜品,留下了惠及当代的美食文化。他的美食并非山珍海味,而是就地取材,广大老百姓易学易做的东西,极具大众性,平民化。他的日常生活以粗茶淡饭为主,他的生活情趣源于他的劳动和创造,东坡菜系在简朴而精致中形成,值得我们今天广泛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8.
主诗人龙吟:"乌台诗案"在北宋政坛掀起轩然大波,苏东坡的人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请继续"倾听"黄玉峰先生的精彩解说——苏东坡进入大牢的第三天,即八月二十日,由李定主持,开始审讯。先由苏东坡自述罪行,他只承认在杭州作过几首讽刺诗,又生怕连累他人,说是自己写给朋友的,他们没有回诗。见一时难以撬开苏东坡的嘴,何正臣等人用肉体和精神折磨相结合的办法,日夜拷问,羞辱侮骂,威胁恐吓。苏东坡熬不住时,认为"士可杀而不可辱",于是设法吞药而死,却没有死成。我们敬爱的大诗人终于扛不住了。  相似文献   
169.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1,(Z2):40-41
主诗人龙吟:苏东坡是诗人,也是实干家。他的"实事工程"造福于民,使杭州人民受惠至今。本期"闲话",说的是这位文化上深具"精英意识"的伟大诗人,更满怀赤忱的"民间情怀"。  相似文献   
170.
晓方 《新闻前哨》2010,(7):95-96
人类有了信息传播,才有了文明进步。当今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大部分是新闻,而新闻一般都是真人真事,是必须有5个W的,所以人们都相信那是真的(个别假新闻当另论)。 新闻之外的传播,不一定要5个W。有时候,明知是假的、虚构的、乃至荒诞的东西,也有传播的市场。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当年苏东坡下放到黄州,忧愤无聊之际,常要客人讲鬼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