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早期教育应重视幼儿德育的培养,但是当前幼儿德育中存在着教师对幼儿主体性认识不够以及幼儿道德教育成人化倾向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表明,荣格的心理相对论原理能够为幼儿德育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2.
《科学生活》2014,(7):39-40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曾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警言也让后人开始研究性格,发现它确实会影响我们的兴趣爱好、职业选择、交友类型等。近日,研究结果显示,性格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甚至还能决定健康,在所有的长寿秘诀中,性格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也许我们无法改掉性格,但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然后规避性格的弱点。  相似文献   
83.
荣格的原型理论在艺术的工具和更高意义上的‘人’这两个论点之间,形成了一种境界。以历史的眼光研究文学和作品,从而解读社会、历史和人生,这即是原型批评的精髓。  相似文献   
84.
精神分析学派自创始之初,便以它每一次的理论修正或突破,给当时的社会思潮带来新的影响与变革。无论是荣格、阿德勒对文学批评的承认差异的影响,还是拉康对作者的彻底消解,以及受精神分析影响的布鲁姆的另类回归,都对20世纪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其内在逻辑来看,文学研究中的精神分析、后精神分析理论都是沿着消解中心、承认多元的内在逻辑而向前发展,这也正是19世纪末以来人类思想领域的总体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85.
《霸王别姬》描述了主人公程蝶衣在特定的情境下,从小豆子到程蝶衣再到虞姬的身份转化认同过程.程蝶衣心理路程的转变伴随着潜藏于无意识里的“阿尼玛”原型的置换变形,“阿尼玛”原型对程蝶衣身份构建和自我认同直至最终的自我毁灭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荣格原型理论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荣格的“原型”理论,是从西方古典神学、哲学中关于“原型”、“理式”、“上帝形象”和列维-布留尔的“集体表象”等概念的误解中提出来的;它也是对弗洛伊德“疾患人格结构说”改头换面的照搬和照抄。因而其中不仅多处相互抵牾和不能自圆其说,而且也存在着不少错误观点。对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对这种理论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87.
大学三年级,去高中实习的时候,讲课《景泰蓝的制作》,一下子就扯到了庄子的《逍遥游》,滔滔不绝,直至下课还觉得不过瘾后来成了一名正式教师,教初一,第一册里有一篇《龙官索宝》,三言两语之后,就联系到了原型理论中“智慧老人”的形象,接着自然就讲起了荣格,开始与弗洛伊德进行比较,又介绍起《金花的秘密》……面红耳赤,声嘶力竭,殊觉痛快,  相似文献   
88.
郅利聪 《培训与研究》2006,23(11):30-31,109
弗洛伊德与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两位大师,但两者在心理结构理论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突出地表现为对心理结构的划分、无意识的理解、自我观、心理结构的发展以及心理结构动力源方面。正确理解二者的异同,有助于把握两位大师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89.
“个体化”是荣格关于个体人格形成的一个核心概念。心灵是一个与生俱来的整体,是意识与无意识对话的过程。影响“个体化”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荣格“个体化”概念对于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0.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