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十九世纪末,深受女权运动影响的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和萧伯纳分别在作品中探讨了女性的生存和自我发展问题.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王尔德和萧伯纳戏剧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两位作家女性观的异同及对女性解放道路做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2.
座右铭     
建荣 《今日中学生》2015,(Z3):64-65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He who by reviewing the old can gain knowledge of the new is fit to be a teacher.2.太快或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莎士比亚)Too swift arrives as tardy as too slow.3.挣来的一元胜过继承的十元。(美国谚语)Better a dollar earned than ten inherited.ealth is the result.  相似文献   
133.
[总编点评] 《美味青春》是一篇比较有特色的作品.把美味和青春联系起来,既是一种平常心,又是一种创新.青春时候,对美味的"馋",是一种正常的需求.作者对学校东门旁的摊饼情有独钟,"在某个瞬间,'咔嚓'一下疯狂地想念","萝卜干嘎嘣脆啊整个人都在天堂里飞",这种感觉在"压力山大"的学业负担下显得尤为突出,尤为奇异.作者的高明还在于,把美味与一段青春的友谊联系在一起.刀哥是"同桌的你",三年都没有分开.虽然经常吵到绝交,却迅速和解.友谊也像美味,有一种青春的味道.此文的字里行间,还洋溢着一种幽默感.很多句子,是劲道十足的幽默句子.如"把所谓礼义廉耻放到饥渴的胃里狠狠地消化了""用三年的时间马不停蹄地互黑"等等,显露了作者达观的人生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我想,中学生平时可以多读读萧伯纳、马克·吐温、老舍、钱钟书等作家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吸取人生的智慧,养成幽默说话和为文的习惯,这对于将来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4.
"政治狂想剧"《苹果车》《真相毕露》《日内瓦》是萧伯纳戏剧生涯巅峰时期的主要作品。萧伯纳以一种全新的戏剧样式深刻反映了经济大萧条和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时期西方世界危机四伏的社会现实和被扭曲的人生观念。深入阅读萧伯纳的"政治狂想剧",可以发现拉康主体理论的影子。戏剧人物"想象""欲望""无意识"与拉康理论的契合,再次印证了萧伯纳戏剧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35.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理论对萧伯纳创作《康蒂妲》产生了重要影响。圣母像、瓦格纳乐剧、布莱克的雕刻以及尼采的《悲剧的诞生》,都与"神秘剧"《康蒂妲》之间存在关联。萧伯纳融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使文本意蕴丰富,极具张力,为读者创造了深远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136.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当代作家虹影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居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现网络世界。”  相似文献   
137.
基督教自产生以来一直主宰着西方文化,而且还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充分地影响西方文化中哲学与科学的发展。[1]因此基督教文化也是西方文学精神的重要构成因素,对西方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文化中的主题在许多西方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本文将以剧作家萧伯纳为例。  相似文献   
138.
《家教世界》2009,(Z1):34-34
幽默能表达自己的不满,也能给人温暖。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很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见见大家,接受祝贺。正当萧伯纳走向舞台、准备接受众人的祝贺时,观众席中站起一人,对他大喊:"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相似文献   
139.
常常沉醉于苏格拉底、萧伯纳等西方大师的幽默传奇中.国人的幽默何在?也许传承了太多的艰辛和磨难,幽默细胞已经不复存在了吧!想起了今天可怜的孩子们。考试考试,老师的法宝。分数分数,学生的命根。为了分数。殚精竭虑、挖空心思、费尽心机,不惜牺牲孩子的健康,不惜扼杀孩子们的各种天赋,  相似文献   
140.
心灵花园     
《小学生》2010,(1)
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善表达,会聆听,能判断,巧应对,应该是衡量口才好与坏的重要标准。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难所吓倒。为了克服口吃,练就口才,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准确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嘴和舌根的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是可以拥有好口才的。下面这些故事都与口才有关,看了之后你一定会有所启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