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试题回放】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你我是朋友,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当代作家虹影曾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也正是居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  相似文献   
62.
63.
楚阳 《健身科学》2013,(2):16-16
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曾有记者问英国文学家萧伯纳:"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有何区别?"萧伯纳的回答简明扼要:"假设桌上有半瓶酒,看见它的那个人如果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那么这个人是乐观主义者;如果这个人无奈地感叹:‘唉,酒只剩一半了。’那么这个人就是悲观主义者。"  相似文献   
64.
【试题亮相】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相似文献   
65.
起来,中国!     
1937年7月10日,黄佐临到萧伯纳寓所拜访。黄佐临1925年到英国留学,师从萧伯纳学戏剧,深受萧伯纳赞赏。黄佐临曾经返回中国,两年前又与夫人一起赴英,并在伦敦戏剧学馆学导演。这次他急着要见面,对萧伯纳来说有点突然,但他很快就猜出原因了。原因应该与大事件有关:《泰晤士报》已有报道,三天前,7月7日,日本正式发动了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66.
《老年教育》2010,(11):38-39
在一个晚会上,萧伯纳静静地坐着,陷入了沉思。旁边的一个富翁见他专心致志的样子,不禁感到好奇,于是问道:“萧伯纳先生,请告诉我,你正在想些什么?我愿付给你一美元。”  相似文献   
67.
蔡康永 《小读者》2010,(9):14-14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萧伯纳到莫斯科旅游。在街上遇见了一位聪慧的小女孩.两人十分投缘.站在街头天南地北地聊了很久。  相似文献   
68.
近年,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对“媒介批评”的研究,涉及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性文章逐步走向深入,媒介批评史的研究也开始了起步阶段,丰富的历史资源在等待学者去挖掘,《萧伯纳在上海》一书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了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9.
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讲述了卖花女伊莉莎意图通过语音矫正和文法学习成为上层社会优雅小姐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伊莉莎在人生重大变化过程中所经历的人际困境和自我身份的迷失。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通过主人公伊莉莎做出身份选择的伦理环境,探讨伊莉莎改变自我的动机以及此后所面临的伦理身份困惑,揭示导致其伦理困境的根本原因。萧伯纳通过讲述伊莉莎的故事,集中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个体阶级身份与伦理诉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对该社会中个体寻求自我实现的可能性寄予关注,从而传递出深刻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70.
正广告有促进营销和传播的功能,图书广告也有这作用。随着全社会对于阅读危机的关注,以及社会对传播正能量力度的加大和数字生活的到来,图书广告有了更大范围、更新形式的投放选择。然而,范围的扩大、形式的选择说到底是数字时代的技术活儿,要让图书广告发挥它最大的价值,还是要在"说书"的话上下功夫。而着眼于图书本身的"说书"功夫,可能与数字没有多大关系,它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