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98篇
科学研究   16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子商务中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志刚 《情报杂志》2006,25(10):35-37,40
在讨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电子商务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基本上,分析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形式和途径;结合实际和当前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理论、技术、方法、工具等,提出了促进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网络学习社区研究动向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网络教育模式的兴起,人们对网络学习社区的关注也日益增长。网络学习社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人群在一定的网络空间以学习为目的进行相当程度的互动,因此进行网络学习既需要一定的技术平台,也需要有学习者和助学者。网络学习社区不仅应该成为远程学习的基础,也是校园教育的延伸。  相似文献   
53.
以人的行为作为出发点,从现实和虚拟两方面来分析社区,探讨以怎样的形式才能符合人的行为学要求,以便让社区得到更好的发展,让社区中的人得到更强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54.
网络传播个人化与虚拟社区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闻传播的即时化,个人化,交互化和多媒体化的全新传播方式冲击着传统媒介。互联网的个人化和交互化的特性成为构成虚拟社区的关键。在网络时代里,要处理好新人类同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55.
《现代教育技术》2019,(1):66-71
大数据对生本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两者的融合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首先对生本学习进行了解读,随后通过与传统生本学习的比较,总结了基于大数据的生本学习的内涵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包含两大主体、六大模块的基于大数据的生本学习作用模型,并对该模型的运作流程和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文章将该模型应用于"学习科学与技术"虚拟社区,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进行了该模型的满意度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生本学习作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大数据与生本学习之间更紧密的融合,有助于解密教育教学难题,助推教育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56.
本文主要论述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探索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将整个培训模式分为三类活动:激发兴趣,丰富培训内容的活动;培养技能的活动;个人或小组研究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分别从策划与操作方面讲述如何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实施,总结在此类活动中的得失,并积极在受训教师中更新培训观念,推广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57.
"网络社区"的社会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网络社区”在网民中盛行并被承认。然而网络社区存在的本质是什么?它在何种程度上体现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网络社区是传承延伸抑或是实践创新?本文对出现在网络时代的这一复杂现象进行了社会学的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8.
在对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交易社区环境下的类社会互动关系的三维特征,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终形成12个题项的测量量表。  相似文献   
59.
猛犸 《科学生活》2010,(8):22-24
<正>互联网挟着海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让人类辛辛苦苦花了千百万年才演化出来的脑容量显得捉襟见肘。不难想见,在几十年之内人脑的能力并不太可能有巨大的提升,但是让大脑的工作集中在只有人类能做而机器不能做的领域上,也许是应对海量信息效率较高的可行办法——让机器去记忆,而让人来选择,  相似文献   
60.
研究在专业虚拟社区中如何激励用户创新。提出专业虚拟社区成员创新的影响因素为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社区联结程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识别意见领袖,并以意见领袖为中心构建成员网络关系,分为中间层、边缘层和意见领袖;基于成员网络关系,结合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成员创新行为产生的动机,并以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创新,靠近意见领袖的中间层表现出社交需求,距离意见领袖较远的边缘层表现出获得关注的需求;对比流失的成员,留存的成员表现出自我实现的需求促使其产生创新行为。最后基于研究发现,给出管理启示包括:企业应多关注专业虚拟社区的创新激励建设,提高社区联结程度,满足成员的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