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4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57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爱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出版以来,有关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性格及其复仇的评论不少.该文指出,对希斯克利夫的评价应建立在更全面更客观的基础上,并通过分析探讨,认为希斯克利夫是一个普通人,其复仇行为是人极度痛苦的一种扭曲表现.  相似文献   
72.
复仇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中国古代法律对复仇的态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由开始的许可到唐之后的禁止,但在对复仇问题的解决中,陷入了深深的“礼”与“法”的冲突中。为了协调“礼”与“法”的矛盾,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从艾米莉的人生遭际来看,《呼啸山庄》带有半自传的性质。作品通过对呼啸山庄的自然景色,男主人公的复仇行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描写表达了她向世俗抗争的意志和对自由的追求,其中对呼啸山庄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小说的主旨定下了悲凉、冷峻的基调。  相似文献   
74.
食人即把人作为食物来食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食人现象存在.自先秦以来关于食人的记载不绝于史书,但是数量相对较少.至五代时期食人现象大量出现,这是当时社会动乱的产物.战争和自然灾害导致缺粮、社会秩序败坏导致复仇以及恐吓行为激进化等,都是五代时期食人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五代时期食人方法多样,对人肉的处理基本上借鉴了时人的饮食方式,且生食人肉的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75.
《古船》对我国传统文化中复仇意识落后性的揭示,结合了有关民族历史进程和国民性的思考。不论是同态复仇,扩大化残忍化的复仇,都是人类复仇意识发展历程中惨剧的重演。女性自杀的“有局限性”复仇,对恶势力是一种独特的有力控诉。以理智来约束复仇冲动的人物形象,填补了《原野》中所没有的一类正面人物的空白。  相似文献   
76.
本文认为,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到阶级社会初期的习惯法,再到后来的成文法典的过程,并以原始社会的血族复仇习惯的演变作为例证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7.
文章认为,柳宗元《驳复仇议》一文,绝非作于贬永期间,而是作于在长安任礼部员外郎时(805)。它不是因韩愈而发,而是驳斥陈子昂“刑旌并用”的矛盾,批评吏治黩刑,意欲改变旧例,有所革新。文章还通过唐代七件案例的分析,对陈子昂、柳宗元、韩愈三家观点作了比较评述。  相似文献   
78.
复仇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主题。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复仇主题算是一个常见的内容,而在这些复仇主题的作品中,尤以女性的复仇最为壮烈与惨凄。《谢小娥传》就是一片典型的女性复仇故事,复仇故事完整,女主人公女扮男装,复仇方式独特,体现反传统的复仇文化。  相似文献   
79.
复仇有三个意义变型:复仇生活、复仇意识和复仇文学。复仇文学不断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使复仇的主题模式和结构模式从传统跨入现代的转型。《红旗谱》在继承传统复仇主题模式与结构模式的同时,实现了复仇模式的现代性变革,在复仇与革命的主题与结构里表达了丰富的历史与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80.
司马迁与曹雪芹悔罪意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马迁的《史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划时代的辉煌巨著。其作者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悔罪意识,这种意识积淀了一种创造心理,并上升成为一种文化复仇行动,这是司马迁、曹雪芹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