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09篇
科学研究   7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海水的运动     
【知识点击】1.海水运动的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2.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法点拨】1.在学习洋流的形成时,应把对成因类型的理解和各类成因洋流的分布结合起来分析。2.在学习洋流的分布规律时,应利用课本中的“世界洋流分布图”和“洋流模式图”,归纳出中低纬海区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2.
183.
修辞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修辞格分为两大框架———语义型修辞格和结构型修辞格[1 ] (P1 1 4) ,并运用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探讨分析对它们的理解与翻译 ,因为“功能对等”即“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受众效果 ,即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能得到近似的、同等的理解与领会  相似文献   
184.
<复仇>是<野草>的第五篇散文诗,评论者大都依据鲁迅的话:"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去研究主题.文章认为文化批评只是一个方面,或是表层意义,<复仇>是爱情题材,是<野草>这个爱情系列中的重要一环.且一反常态,由描写内心的矛盾爱情心理转为男女主人公对看客的复仇,以"也不拥抱,也不杀戮"的无言、无所为的方式复仇,取得"无血的大戮"的胜利,显示出鲁迅式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85.
《阿Q正传》表层叙事结构是对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史传英雄故事模式的讽刺性模仿,这个英雄故事模式主要由“出生寒微但少有大志———历经挫折磨难困苦———风云际会乘势而起———终于建立丰功伟绩”这几个基本环节构成,它们在《阿Q正传》中被作了贬低化、滑稽化处理,结果使得英雄豪杰的正剧或悲剧变成了小丑的滑稽性喜剧。  相似文献   
186.
表层化实践是当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一个突出困境,主要表现为课程地位的边缘化、课程目标的模糊性、课程内容的去知识化、课程成效的虚无化。这一困境究其原因在于学科课程至上倾向、普适性目标取向、课程统整意识欠缺、忽视课程评价的作用。为此亟须确立课程地位、制定精准性课程目标、超越学科边界、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以保证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87.
英汉成语翻译在表层(字面含义)、深层(内在含义)和修辞层(比喻意义)三个方面表现得非常丰富。成语翻译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如何处理英汉成语翻译,笔者归纳了对等、转换形象、直译、意译等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8.
1.规律记忆法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遵循三大规律,可结合教材中的图示记忆(:1)阿拉伯数字的“8”字按笔顺怎么写,洋流怎么流,北半球是一个完整的8字,南半球只有8字的上半部。(2)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性质东寒西暖,流向北顺南逆(北半球是8字的下半部,南半球是8字的上半部)。(3)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北半球,性质东暖西寒,逆时针流向(北半球是8字的上半部)。2.成因记忆法(1)风海流:盛行风怎么吹,洋流怎么流。在信风带内,盛行风从偏东方向吹来,洋流则向偏西方向流去,形成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在西风带内,盛行风从偏西方向吹来,…  相似文献   
189.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的欲望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将地理问题融于学生喜欢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学习中。例如,学习“洋流”(湘教版&#183;必修I)一课时,笔者在新课导入中就引用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0.
徐以萌 《山东教育》2005,(11):28-28
阅读是理解书面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因文得意的过程。作品之意有表层和深层之分。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通过阅读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义,仅能与作者会面;领悟了它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情味,才能与作者交心。与作者交心,就是要从语言文字中获取其所内隐的、可意会而没有言传之内涵,这就必需“悟”。阅读过程既是学生把作者作品之意化为自己内心之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