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辽河上游地处内蒙古高平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 ,自然条件具有典型的过渡带生态地理特点。地貌形态以大兴安岭山地、燕山山地、内蒙古高平原、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为骨架 ,分中山山地、高平原、熔岩台地、低山丘陵、沙丘坨甸等地貌类型。山丘区面积约 6.66万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 74%,具有丰富的荒山资源。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 ,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达 40 635平方公里 ,占总面积的 45 %,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但丰富的荒山资源也为流域内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流域内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建设的保…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通辽蒙古族中学位于科尔沁大草原,秀美迷人的西辽河之滨。学校始建于1954年10月,是一所蒙古语授课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教职工274名,教学班60个,在校学生3610名,是全区乃至全国蒙古族在校学生最多、规模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构成西辽河流域的主要支流共有两条,一是西拉木伦河,另一是老哈河,两河相汇处就是西辽河的干流。按照流域源头划分,老哈河应该是西辽河的南源。老哈河发源于燕山山麓的北侧,一直是古老的山戎、东胡和奚族的活动中心。辽王朝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终结了无休止的征战状态。于是,辽圣宗将其统治中心从西拉木伦河的左岸南徙,并在原奚族故地老哈河畔修建了辽中京大定府,老哈河流域便成为辽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因此,辽中京成为有辽一代西辽河上的两大都市文明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4.
辽代燕北西辽河流域的气候等自然环境状况,文献中多有记载:辽代前期西辽河流域气候较温暖湿润,水系较发达,植被较好;辽代后期气候转向冷干,11世纪宋人使辽对此多有记载,这些记载所反映的寒冷气候和沙漠景观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辽河流域新石器——青铜时代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专家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对该地区古文化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这些综合研究中尽管涉及经济方面的成果颇为丰富,但有关经济形态综述性的文章尚不多见。为此,我们以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尽可能全面地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以便给人们提供继续研究的基础。此外,对于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经济成分存在的分歧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兴隆洼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已存在着环壕和非环壕聚落之分,这种情况表明,燕北辽西地区早在距今800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初步的社会分层现象。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的红山文化时期,西辽河地区一带的聚落形态发展出现了中心聚落,与此相适应,本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也开始步入古国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一条较大的河流,辽河水系与黑龙江水系南北呼应,是东北地区两条最大的水系。辽河干流总长度为1 390千米,流域面积21.9万平方千米。辽河流经地区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仅涉及到三大山脉(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而且流经丘陵、平原、沙漠、湿地,最后注入渤海的辽东湾。从辽河流域的空间分布格局的特点来看,其早期族群文化遗迹的地理分布大体是按照西辽河、东辽河与下辽河流域三个区域展开。辽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与黄河流域和燕山地域的夏商文明关系十分密切,有着悠久而又成熟的文明形态,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18.
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环境演变与红山文化经济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尔沁沙地在全新世期间,受到全球气候波动的影响,有过多次沙漠化逆转期,其中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的第一次大规模逆转对西辽河上游地区红山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考古调查研究,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分布多伴随气候环境(降温事件、降雨量等)下的科尔沁沙地变化而发生变化。受气候波动及沙地的影响,红山文化时期逐渐在这一地区形成了撂荒轮作式粗放型农业为主,渔猎、采集为辅的多样化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就世界农业起源而言,高梁起源于非洲,小麦和大麦起源于西亚,玉米起源于中美洲,水稻、粟和黍类栽培植物,则起源于中国。其中,长江流域是水稻的原生产地,黄河流域是粟的原生产地,而西辽河流域则是黍类的原生产地。西辽河地区的早期农业自距今8 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开始发生,中间经过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两个阶段约4 000余年的发展,到夏商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达到发展成熟程度,并于同期中原地区的夏商文明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早期国家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环境史是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美国的环境史学比较发达,我国国内的环境史学也有一定进展,这是区域环境史研究的有利条件。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而言比较薄弱。了解并运用国内外的环境史学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正确的方向,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