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73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陈立果 《收藏界》2014,(10):95-96
王拯(1815-1876年),初名锡振,字定甫,号少鹤,又号龙壁山人,广西马平(今柳州)人。清著名文学家,善书画、诗词,被誉为“清末广西四大词人”之一,在词方面影响较大。著有《龙壁山诗文集》、《茂陵秋雨词》等。王拯自小父母双亡,家贫如洗,7岁就投靠守寡亦贫寒的姐姐,姐姐平目靠替人洗衣维持生计,但她却不遗余力地支持弟弟读书,希望以后会有出息。王拯聪颖好学,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考中进士,被任为户部主事。因钦慕包拯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而改名“拯”。  相似文献   
122.
储俊 《学语文》2013,(2):35-36
意境,是作家在诗文中用符号描绘的美妙迷人的境界,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再现的客观世界相与为一。好的意境,物我浑然,情景交融,孕理深刻。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诗文的意境是一个难点。对诗文意境的领悟和掌握,是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增强审美能力、拓宽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3.
唐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三吏""三别"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之一的《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根据所见所闻写的一首古体诗,讲述了官兵深夜抓壮丁的故事,作者借一位老妇的口控诉了战争带来的深切灾难,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经过课堂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字句的翻译,理解了诗文表达的内涵。但是,对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情节较完整的名家叙事诗,这样浮光掠影地"扫"过总觉可惜。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本册语文书的课后小短文里提到过改写和扩写,在这里能不能尝试一下?  相似文献   
124.
新课改中,新教材的古诗文作品在教材中的比例明显增加,并且要求在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高了难度,处理不好就可能成了负担。我在教学中做过很多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总结一下,深受学生欢迎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5.
126.
孙孝龙 《学语文》2013,(2):43-46
一、考点董理 (一)概述 1.《新课标考纲·古代诗文阅读》(2010课标版):(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27.
在新课程语文中考中,第一项往往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这些知识一般来说是较为基础的东西。如拼音、汉字、文学常识、古诗文名句默写等。  相似文献   
128.
韩国历史文化学者金泽荣因流亡中国,与就职于南通的常州籍历史学家屠寄、吕思勉等,通过诗文交往产生了极其深厚的跨国友谊,为推动近代中韩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9.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 ,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文本基础 ,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将文化元素引入教学中 ,引导学生在对本民族历史的把握与亲和中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要素 ;引导学生对古代思想与汉民族思维特征的体认与亲和 ;引导学生在对古典诗文的学习中多方面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与思想 ,学习从“文本”与“人本”的双重角度鉴赏古典诗文。这样 ,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从单一的应试转为语言与文化的双丰收 ,使读书成为可以“美身”的乐事。  相似文献   
130.
近读《陶渊明诗文集》,获知晋代家居江西庐山之麓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晚年写过一篇《责子》诗,该诗说出了对儿子们的忧虑,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