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郑艳芹 《山东教育》2020,(3):122-122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时期,一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群雄角逐,狼烟四起;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促进了士人阶层出现,立场不同的士人们提出各自的政治主张,相互争辩,诸子百家思想争鸣,中国思想文化史迎来第一个巅峰。孔子怀"仁"之心,著书立说,周游各国讲学,创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相似文献   
102.
不人云亦云     
竹林 《新读写》2014,(10):16-16
《漫谈诸子百家》一文对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逐一进行了述评,可见黄臻同学读书较多,知识涉猎面也比较广泛,对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这段历史,很是熟悉。  相似文献   
103.
和孙先红老师结识的几年里,每当想起他的脸上洋溢着的真诚而灿烂的笑容,就仿佛感受到他扑面而来的热情,我就会联想到墨子——因为,诸子百家中我最欣赏的是墨子,他的"兼爱"智同孔子,他的"非攻"慧通老子,最让我欣赏的是他的侠士之风,大义  相似文献   
104.
《全国新书目》2022,(2):12-13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本书作者从熟读“诸子百家”、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讲述了毛泽东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重点展现了中华优秀典籍对毛泽东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5.
《出版广角》2013,(5):98
《毛泽东评述诸子百家》邸延生著定价:36.00元ISBN:978-7-01-011019-6本书以毛泽东评述中国诸子百家为内容,以使人们更全面、更详细地了解毛泽东对不同时期诸子百家的诸多看法,毛泽东以他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史所涵盖内容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对中国诸子百家进行具体评  相似文献   
106.
道家是先泰诸子百家中非常重要的一家,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清静无为,人们历来认为道家思想消极。然而几千年来,道家一直不被人们遗忘,道家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因为道家思想中有许多“真理的颗粒”,特别是在看待世界和处世哲学方面。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主张在班主任工作中是可以借鉴运用的。这里笔者想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无为”艺术。  相似文献   
107.
春秋战国之交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震荡的时期,自此直至秦汉统一的这段时间里,士阶层以它独特的社会角色和人格形态标志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顾炎武《日知录》)的时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社会形态迥然异于春秋之时。这“无定主”的“士”中就有纵横家之流,他们是诸子百家中最为活跃的一群。  相似文献   
108.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道家和法家的"无为而治"以及儒家和法家的"性本恶"的思想之间既有争论,又有交融,同时也在相互吸收与彼此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这是我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大解放,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格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先贤圣哲们的伟大思想,理清我国传统文化的滥觞。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先秦之诸子百家,已是齐放争鸣,众彩纷呈,为华夏文明打下深厚的基础。五千年华夏文明,有“立德”、“直言”的优良传统,有发达的雕版印刷技术,给世界留下了无与伦比的浩瀚典籍,也形成了十分成熟的阅读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