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先秦两汉时期的赵国前后存世600余年、立都邯郸500余年。仅汉代赵国就历时400余年,是研究赵文化作为地方封国历史的重要阶段。然而,这一阶段跨度日久、史料遗阙、王位更迭、废立频仍,结合古代典籍文献与现代学者研究从而较为细致地梳理、编次、考订和补阙,进而更好地展现汉代赵国的历史面貌,为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汉代赵国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2.
围魏救赵     
孙武已死,过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齐国阿(è)地、鄄(juàn)地一带,他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虽然已经为魏国服务,担任了魏惠王的将军,但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比自己有才干,很妒忌他,就捏造罪名,根据法律用刑挖去了他两腿的膝盖骨,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孙膑这辈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  相似文献   
63.
在象棋界,大师即为高手,特级大师则是高手中的高手,获得过全国冠军的特级大师可称为顶尖高手。能将这些顶尖高手汇集在一起, 全国只有两个比赛,南有五羊杯,北有嘉周杯,因此对于象棋迷来说, 嘉周杯可谓精彩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64.
散记混双赛     
王者之逢开象棋竞赛先河珠联璧合展民族文化精粹第二届“常家庄园杯”象棋全国冠军混双赛于4月10日至4月16日在享有“中国儒商第一家”美誉的山西省晋中市常家庄园旅游景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5.
黑龙江王琳娜(先负)广东吕钦(2006年9月13日弈于哈尔滨)五七炮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1.炮二平五马8进7 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卒3进1 4.兵三进一马2进3 5.马八进九…………这是2006年象甲联赛第15轮的一盘对局。记得在上一轮象甲联赛中,女子特级大师王琳娜执先对阵杨德琪大师时,也同样选择了中炮直车进三兵对屏风马挺3卒的布局套路。当时杨大师接走卒1进1,炮八平七,马3  相似文献   
66.
《棋艺(象棋版)》2006,(7):16-16
且说本轮乃倒数第二轮,棋手或稳健地防守反击,或急于抢分出击,总之弈来更见深沉、凝重。前三台棋均以平局告终,分别是于幼华和赵国荣、郑一泓和洪智、蒋川和孙勇征,相比之下大力神金波战许少侠之局就要紧张激烈得许多。许特  相似文献   
67.
古赵历史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吲溯其历史,探寻其兴衰际遇,对于我们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加快邯郸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改革则兴,守旧必亡;二、人才兴邦,庸才误国;三、团结兴旺,分裂必败。科学分析古赵兴衰有助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并促进邯郸的改革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68.
《邯郸学院学报》2005,15(2):F003-F003
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于2005年4月23—24日在邯郸隆重召开,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长、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等11个省市的6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对1987年全国第一届赵文化研讨会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详见《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白国红博士撰写的《赵国故地纵论赵文化一记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一文)。  相似文献   
69.
从赵文化的渊源和内涵,赵国的政治、经济、军事、诸子思想、人物等方面,综述了1987年以来赵国历史文化研究成果,有助于研究者对研究动态的掌握。  相似文献   
70.
丧葬礼礼仪风俗与丧葬制度的变化,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浓缩和反映,通过对先秦赵国丧葬观念与丧葬礼俗,居丧制度与居丧生活,陵寝与墓葬制度,谥法等内容进行研究,勾画出这些丧葬风俗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揭示出赵国丧葬文化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