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篇
教育   172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1世纪进入人才主权时代,企业选择员工,员工更是选择资本。于是就出现了现在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一个客观事实:企业员工频繁的出入,甚至是不辞而别。员工选择跳槽有其原因,企业和员工各自会遭受损失,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2.
针对港行企业中"跳槽"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3.
张黎 《兰台内外》2007,(1):28-29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各行各业都在逐渐与世界同行业看齐并接轨。用人机制的灵活程度也较从前有飞跃性的发展。象过去老一辈人那样在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情况将大为改观,“跳槽”、“辞职”、“炒鱿鱼”是过去所没有而现在无论男女老少全社会都知道其意的辞汇。而与之对应的人事档案在一个单位永久终生保管直至退休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伴随各类人员工作情况的变动,人事档案转递工作发生的频率也较从前有大辐度上升。作为人事档案管理基层工作者,加强责任心,做好人事档案转递工作,不仅仅是工作职责份内的事情,其重要、紧迫程度也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84.
惠明 《职业技术》2007,(23):49-49
年底临近,职场的"硝烟"渐渐远散。有人经过"金九银十"的东奔西闯,终于换来了录用通知,而有的人仍坚守自己的岗位,稳坐钓鱼台,心中盘算着如何在年底稳操胜券,其实,年底卧槽是实际的。因为这样,你除了能拿到奖金、提升或加薪的实惠,更重要的是用这些量化的评估作为你职业生涯不断发展中的方向标。  相似文献   
85.
现代人谈恋爱,倾向于多方交往.慢慢挑出一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现代人找工作,也倾向于多方尝试,最终选出一个与自己兴趣相投的职业。既然要想实现自己所追求的最理想的职业目标,那就免不了要跳槽。这跳槽也是有学问的,有的跳得非常漂亮,有的则跳得有些尴尬,还有的人,跳一次槽,换一个工作,便等于自己拆了一座人际桥梁。  相似文献   
86.
小青 《职业技术》2006,(21):30-30
个案: 小刘在某广告公司工作3年多,业务上是一把好手。但因与上司长期不和,忍无可忍,终于选择了跳槽。在朋友的推荐下,小刘面试了好几家企业、无一例外,招聘人员都问到了跳槽的原因。刚开始,小刘直言相告,却都没能应聘成功。朋友打探后告诉他,对方觉得他业务能力不错.  相似文献   
87.
跳槽近年来在地勘队伍中有越演越烈现象,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型员工跳槽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也对地勘队伍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留住知识型员工成为目前企业管理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88.
一、保险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是社会环境。人力资本具有能动性、流动性和社会性的特征,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入世后外国保险企业的进入,给择业者提供了大量的选择机会和实现与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相适应的公平机会,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和获取更优惠的报酬,人心思变,利益驱动,“跳槽”频率不断加快,这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89.
20世纪80年代,教师“跳槽”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当时间指向90年代,我们正积级推进素质教育迎接新世纪到来的时刻,我们的教育战线上又出现了“跳槽”现象。冷静分析比较两次“跳槽”现象,我们发现80年代“跳槽”,主要是从“教槽”跳向“官槽”、“商槽”,即弃教从政、弃教从商,而如今的“跳槽”,主要是学校之间的“跳槽”,从山区穷学校跳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80年代教师“跳槽”,是  相似文献   
90.
跳槽是职场上的一个“顽症”,也是一个长期困扰职业人的话题。较少有人在跳槽之后体会到真正的适意。毕竟每一跳,人脉、工作成绩、团队文化、合作伙伴等等所有的基础大部分都意味着要重建。尤其是进入一个新的团队,等到新鲜感消失怠尽,就会感觉到很多原来想象中的环节并非属实。事例:2005年7月初,来自中关村某高薪企业的刘欣(化名)走进了职业指导师的办公室,简单的交流之后,就提出了问题:“张老师,我就是想问问,我有没有从事管理工作的潜能?”原来,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从1997年跨入IT行业以来,一直发展不错,拿着高薪。但是从2003年开始,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