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教育   9063篇
科学研究   768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305篇
综合类   620篇
文化理论   126篇
信息传播   1843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549篇
  2022年   647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457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1154篇
  2013年   941篇
  2012年   1018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772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赵楠  邢若男 《现代传播》2022,(8):50-57+85
敦煌是人类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敦煌国际文化的厚重性、包容性、多元性、立体性特点,赋予了敦煌作为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的战略要点和国际传播媒介的独特地位。飞天乐舞是敦煌壁画乐舞中最具文化交流认同特点的现象级别的代表符号。飞天的形象衍变体现出佛教壁画文化东传至中国,从一开始的物的属性模仿,到最终完全被中华文化吸纳汉化,其最初的物质性被消解,最终升华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美神符号的过程。这一过程展现了各时期中原与西域等国在保留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接受其他民族审美特点和风格,进行磨合改造的文化交流最终深化为文化认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2.
明代的驿丞出身卑微,品秩低下,但对于政治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矛盾的身份影响到他们的心态,造成了明中后期驿递系统的种种弊病。通过提升边缘人群在历史观察中的地位,可将制度的变迁与其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起来,在揭示明中后期驿递变迁深层原因的同时,用普通联系的思维方式观察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43.
以深度访谈为工具收集数据,分析“双一流”背景下出国访学教师的身份建构,关注他们在与社会情境持续互动中构建专业身份的过程。研究发现:访学教师通过课堂学习、参与学术活动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式建构身份,其身份建构呈现出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征;在与多重环境的协商中能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寻求教师身份和研究者身份的建构与发展;在新情境中访学教师的身份建构是以已有的专业身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以进入西方实践共同体为目的。  相似文献   
44.
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坚定与迷失并存等特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相结合,可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增强内容的丰富性,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上的作用,要创新高职院校政治认同教育模式,丰富高职院校政治认同教育方式,推进政治认同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促进政治...  相似文献   
45.
逆境信念对维护个体健康的心理功能起到重要的助益.本研究以554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国家认同、 人生意义感、 逆境信念的现状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认同、 人生意义感、 逆境信念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国家认同对逆境信念的直接效应显著,人生意义感在国家认同与逆境信念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由此可知,国家认...  相似文献   
46.
虞舜是中华民族记忆中的三皇五帝之一,有关舜的传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舜帝南巡”作为舜帝传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先秦萌芽、汉代形成、唐宋发展、明清成型的发展阶段。通过史籍、故事、诗词、古歌等多种形式传承演变,“舜帝南巡”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集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政治价值,不仅促进了岭南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部族融合,推动早期华夏国家的形成,而且通过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促进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养分。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危害日益明显.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探讨这一问题,认为应多管齐下应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危机.  相似文献   
48.
本文借鉴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探讨人类伴随着媒介进化逐渐进入虚拟空间的过程(主要以口语、文字和印刷阶段、电视阶段、网络阶段为例)与媒介沉迷现象的关系.本文认为,虚拟空间是人的延伸,人的身体和思想都通过媒介进入虚拟空间,人在虚拟空间中的沉迷程度与人进入虚拟空间的深浅成正比.  相似文献   
49.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视觉传达艺术突破传统单一的印刷平面,囊括了以视觉媒体为代表的几乎所有大众传播形态,拥有文本与媒介双重身份。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其叙事策略,并着重探讨视觉传达设计的平面化叙事方式、视觉幻境、符号意义和文化悖论等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50.
“文学即人学”,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人”的形象特征,尤其是形象的心理特征可以作为重要的切入口.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一书中的相关理论,为解读《祝福》主人公祥林嫂形象提供了新视角,可从人物衣着打扮、话语特征、行事方式、心理特征四个角度来探究她维护自身身份时独特的心理状态,审视其对命运的无妄挣扎,进而理解其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