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88篇
科学研究   9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文章针对当今对悖论问题的流行观点从定义及其与逻辑矛盾和辨证矛盾的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讨论:指出时下定义的缺陷并简要概括出悖论的主要特点;分析逻辑矛盾与辨证矛盾的区别并得出辩证矛盾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矛盾,悖论内存在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82.
21世纪语文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要求,注重培养中华民族成员的创新精神,必须基于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传统语文教育是在我国古代社会和汉语文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演化的。其间,它经历了先秦汉语文教育的滥觞、秦汉古典书面语言教学的强化、魏晋南北朝文学教育的自觉、隋唐五代汉语文教育的繁荣、宋元古代语文教学体系的形成、明清古代语文教学的终结。历史地辩证地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再认识,就会发现,它是多元的、发展的,它既包含了后来占据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封建糟粕,又在其多元的否定之否定的历史中产生和积淀了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并导致对自身积极否定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精华概括起来就是: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贵在自得的主体建构;注重感悟的思维方式;质疑革新的精神动力。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点,反映了我们民族进步和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灵魂,在新世纪语文教育以至整个教育中需要进一步弘扬与升华。  相似文献   
83.
针对老年病多病共存、起病缓慢、表现不典型、无症状(亚临床型)多、变化迅速的临床特点,分析中医辨商辩证诊治和西医辨病施治的各自局限性,指出在老年病科临床实践中,坚持中西医辨病辩证相结合,促进中西医诊治方法上的优势互补,避免误诊误治,漏诊漏治。  相似文献   
84.
最近,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中共中央专门发出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文件是不多见的。这是  相似文献   
85.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通过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让他们正确领会歌唱要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歌唱进行判断、提示引导他们逐步调节、校正发声机体,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6.
高校通用教材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选都选录了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其中《报》书的最后一段的“且负下未易居,上(下)流多谤议”,出现“上流”与“下流”的歧异。本文从上下文关系、段意、源流做了辨析。  相似文献   
87.
杨敬 《采.写.编》2016,(1):143-144
编校合一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辩证看待编校合一,对编校合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编校合一以及编校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出论述的基础上,对编校合一的好处与弊端以及编校合一工作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8.
形式逻辑讲到负判断,以符号“-P”表示,读作“非P”,逻辑结构为否定联结词加判断。但联系汉语实际,结合思维形态和语言形态:的辨证关系,就会发现,负判断还存在多种灵活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9.
物理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本文重在探讨鲁迅前期”立人”思想的形成的因素和“立人”思想的表现形态,以及文学观与医学观在改造国民性过程中的辩证统一;提出了鲁迅前期有“诚”与“爱”的社会构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