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5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政府为了打击郑成功的势力,采取"迁界"措施,漳州沿海龙溪、漳浦、海澄、诏安奉旨迁移内地。土地荒弃、人口流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之前的20年间,漳州教育受到严重挫折,科举文科考试上榜人数稀少,武科人才及非科举出身的名将在漳州应运而生。时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对漳州教育倾囊相助,使漳州士子为之奋发努力,并在复界之后,科举考试得到振兴。  相似文献   
142.
在元代,怯薛入仕较其它途径入仕官员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表现在任职迁转上,他们不遵循元政府的普通规定,往往被皇帝直接提升而不经过中书省,其根本原因在于怯薛入仕后依然与皇帝保持着怯薛关系。  相似文献   
143.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在攻城掠地的同时,日军对我文化教育事业进行肆无忌惮的摧残,妄图毁灭而后快.为免遭破坏,包括交通大学在内的一大批大中学陆续内迁.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以不屈的爱国精神,在祖国的大西南再续弦歌,演绎了一部辛酸而又昂扬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144.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拥有崇高的政治理想,他们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渴望报效国家、兼济天下,但却大多仕途失意,遭受迁徒、贬谪之苦.  相似文献   
145.
元白之诗自晚唐以来,曾遭受很多非议,其中以杜牧为代表的诗人主要批判元白诗中的艳体诗以及小碎篇章。这些诗作多写元白二人的生活琐事和闲适之情,其中艳体诗多写男女之情以及狎妓经历,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作者的真实情感。而这类诗歌的创作,展示了诗歌发展至元白之时,诗歌风格市民化的转变,同时表明"诗缘情"文学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刘范弟 《寻根》2022,(1):135-142
咸丰四年(1854年)湖南新化茅坪《刘氏通谱》序载:"先进公……生玉盛,字绪昌,号福裔.官邵州刺史,升淮盐御史.解组居邵州云路街,今之打信巷也.后奉编移籍落业上梅之茅坪,卒葬苏溪,我族之始祖,分衍政、远、滔三公派者也."民国19年(1930年)新化苏溪《刘氏通谱·始祖传世源流总表》记玉盛公:"字绪昌,号福裔,任丹徒令,...  相似文献   
147.
《明初移民山东的云南地望考》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山东胶东地区莱阳、牟平等县有相当数量的家谱记载其祖先明初从云南迁来。而民国《莱阳县志》和《牟平县志》的编纂者和今人风良先生却撰文否定其事。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此提出商榷,初步认为明初以来,滇人确以从军、充军或抗倭三种方式移入胶东  相似文献   
148.
在玄、佛合流的背景下,六朝绘画艺术逐渐从追求形似发展为追求神似,从注重形貌的逼真发展为对内在神韵的探索,推动了主观情意与感性对象的有机统一。"形"作为感性直观的现象形态是意象创构的基础;"神"则是意象的灵魂,使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形"与"神"相契相合、浑然一体,又归于玄冥之境,体现了飘逸灵动的意象思维。六朝画论家尤为注重以形传神、喻意象形,通过独具匠心的构思与想象才能超越现实时空的局限,获得一种物我两忘的自由感,由此创造出气韵生动的绘画意象。六朝画论中的意象思想既是对传统"形神"观的深化与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六朝绘画艺术的自觉,奠定了意象范畴兴起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9.
鲁迅和郁达夫的友谊非同一般。1933年12月,鲁迅在郁达夫迁家杭州半年后,应王映霞之请,挥毫赠诗,诗云:“钱王登遐仍如在,伍相随波不可寻。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坟坛冷落将军岳,梅鹤凄凉处士林。何似举家游旷远,风沙浩荡足行吟。”这首后来被称作《阻郁达夫移家杭州》的诗,在人们谈及鲁迅和郁达夫的关系时,总会一再被提到。由于鲁迅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人们对郁达夫迁家杭州之事似乎给予格外的关注。 1991年10月3日下午,我拜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映霞老人,曾请她谈谈当年郁达夫迁家杭州的往事。我了…  相似文献   
150.
从迁谪诗看宋之问的精神归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被贬的诗歌可以看出来,宋之问的人格没有大的问题,在最痛苦的时候支撑宋之问的精神的是:一是对国家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一是仙佛退隐的思想。这使宋之问一面对朝廷抱有幻想,另一方面又在寄情山水和仙佛的安慰中得到解脱。但是佛老思想表现在他的诗歌中只是一个意象,而不是一种精神,他的诗歌表现出来的还是深情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