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014篇
  免费   815篇
  国内免费   1909篇
教育   197872篇
科学研究   31634篇
各国文化   322篇
体育   9176篇
综合类   6796篇
文化理论   1807篇
信息传播   19131篇
  2024年   943篇
  2023年   3688篇
  2022年   3105篇
  2021年   3873篇
  2020年   4364篇
  2019年   4242篇
  2018年   1915篇
  2017年   3319篇
  2016年   4870篇
  2015年   9474篇
  2014年   24574篇
  2013年   19199篇
  2012年   23059篇
  2011年   25197篇
  2010年   21178篇
  2009年   19654篇
  2008年   24205篇
  2007年   17283篇
  2006年   12180篇
  2005年   11969篇
  2004年   7089篇
  2003年   5302篇
  2002年   4549篇
  2001年   3731篇
  2000年   3274篇
  1999年   1068篇
  1998年   778篇
  1997年   604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93.
94.
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课程目标是在总体培养目标的控制下,体现思想、知识、能力的整体综合性特征,课程目标只有具体化、针对性强,才能起到对教学过程的系统控制作用;反馈监测系统模式的形成,有利于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5.
宗族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血缘群体状态,一种是高度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状态.宋元以后,宗族发生大规模由血缘群体向社会组织转变的过程.本文力图从宏观角度探讨这一过程发生的历史条件与历史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近世宗族组织形成特点,认为明中叶后以建祠为中心的组织化活动标志着近世宗族组织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96.
王晓民 《青海教育》2004,(12):14-15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识,对现行的课程结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体会,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但我们同时也感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不到位现象,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惑”,这些问题能否正确解决,直接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进行。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新课程的实施是在“扬弃”基础上的新发展新课程的实施是在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进行的。新课程的实施并不…  相似文献   
97.
巩国清 《文教资料》2005,(22):120-121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和谐是目前的热门话题。本文结合数学特点,从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方面阐述了和谐原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在新一轮中小学整体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生作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都必须有所创新。作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记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判断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孩子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99.
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新《课标》推行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为2005年新课标在全国的推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0.
隋守兰 《青海教育》2006,(11):48-48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新的知识当作一个个问题,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让他们在激励的撞击中燃起疑问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疑问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