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1.
谈谈如何加强对省直选调生的培养和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本文就如何加强对选调生的管理,使其在基层真正得到锻炼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傅湘宜 《大学生》2012,(12):72-73
本期关键词:乡镇公务员随着大学毕业去乡镇当公务员的同学越来越多,他们或通过选调生方式,或通过地方公务员考试,通过层层竞争下到  相似文献   
13.
近日,记者从省委组织部获悉,今年我省计划招录选调生970人。普通高等学校2010届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或湖南省2008年选聘的目前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在湘参加国家或湖南省“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符合选调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选调生”。  相似文献   
14.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要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选调生工作为主要切入点,浅析大学生家国情怀意识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背景下探索培养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高校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可以追溯到1965年。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代初国家重新开始了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践。30多年来,选调生政策得以延续并且不断深化,选拔规模不断扩大、培养力度不断增强。选调生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呈现多方面的特点,也凸显了该政策的价值取向面临的挑战。本文梳理了选调生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对部分选调生的访谈分析了选调生政策的价值导向及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效果,并对高校更好地开展选调生的选派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再过数月,我就要作别美丽的燕园,踏上西行的列车,奔赴令我魂牵梦绕的大美青海,在那里开启我的选调生涯。今天站在毕业的关口回望我的选择,既为自己不忘初心而欣慰,更为自己勇敢迈出奉献与拼搏的第一步时的坚定执着而自豪。立志为改变落后地区和乡村面貌而奋斗,是我选择做青海省选调生的基本动机。我出生在晋北的一个普通县城,也曾在家乡的一个乡镇政府实习过,走访过好多农村,跟农民朋友们有过很多面对面的接触,增加了对农村的了解,对比自己在北京和上海这些国际大都市的所见所闻,深深地为我国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所震撼。因此,我立志扎根基层,为改变落后地区和乡村面貌而奋斗,青海省2014年定向北京大学选调则给我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2013,(23)
正从北京上海的名校毕业,过五关斩六将,闯进了光环笼罩的世界500强外企,朋友们以为你是小"土豪"了。然而,你自己也没料到,你的第一份工作竟是——宰羊!或是站柜台、加油、"横扫"小区超市推销。一开始,你也弄不明白这是咋地啦,可能还有些后悔当时拼了命地投简历一轮轮笔试面试。慢慢地,你琢磨出些味道,苦尽甘来,你觉得功力见长,出手也不凡了——(此处省略n个字,具体经历见后面文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7):F0003-F0003
王璐,2019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委选调生,现任尚志市黑龙宫镇人民政府团委书记、纪检副书记、人事助理。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干部,她怀揣着承担“艰难险重”工作的自觉和扎根基层的信念,决心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片黑土地上,服务基层、建设基层、扎根基层,以自己微弱的力量服务于家乡的基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5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这些研究生选调意愿的影响因素,探究了选调意愿区域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显示:在选调动机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具有明显的外部双重逻辑驱动特点,意愿选调区域呈现明显的故乡效应和学籍地效应;在选调意愿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更易受次生圈层文化的深刻影响,因而呈现次生圈层资源固着的就业意愿;在选调发展上,“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基于现实考虑,呈现选择中、西部地区选调岗位的现象。从政府、高校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期待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职业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崔楠,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0月生,天津人,2009年7月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共四川省绵阳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主任科员,曾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卫生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工作。"5·12"地震后,面对家庭困难、父母年迈多病的境况,崔楠毅然放弃出国深造和高薪就业的机会,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西部民族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