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国传统绘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方式,其美学渊源可以上溯至先秦,其中儒、道两家对绘画风格影响较为深远.在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社会时期,审美方式随之变迁转移.文章拟通过对"神境"、"境"与"禅境"切点式的剖析,体悟中国传统绘画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这是很有意味的。“画”指向客观对象,是从再现的角度看问题;“写者,泻也”,发自主体的心灵,是从表现的角度看问题。表现是心性的表现,情意的表现,所以必然重情意的抒写而轻形貌的描绘。人的心性和情意在本质上追求自由,而“”是自由的纯粹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这是很有意味的。“画”指向客观对象,是从再现的角度看问题;“写者泻也”,发自主体的心录,是从表现的角度看问题,表现是心性的表现,情意的表现,所以必然重情意的报写而轻形貌的描绘。人的心性和情意在本质上追求自由,而“”是自由的纯粹境界。  相似文献   
14.
元代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因素,使得元代文人画家大多具有隐心态,山水画多表现隐居题材。"元四家"的山水画以简淡的笔墨,营造萧疏简远、平淡清旷的意境,形成了各自独特风貌,使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得到充分发挥,抒情写意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性特征,"格"成为了文人画家追求的目标,并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推崇的文学“轻”风格在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普遍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躲避沉重和困苦,往往在文学艺术中凭借智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寻求一种摆脱,于是“轻”风格的作品便应运而生并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6.
“■”在今所见楚国简帛材料中出现108例,其形可溯源至甲骨文“■”。“■”从辵从止从,存在三种或体,“■”“■”“■”。其中“辵”形的书写呈现出结体分散的特征,且受到相似构形“远”“遊”的类化;部分“止”形呈半包围之势,与“■”形相混,“止-■”讹混的现象还存在于“族”“旅”“歬”“步”“遊”等楚文字形体中。特殊形体“■”或可作为“■-■”形体演变的过渡形态;在字词关系中,“■”用以表示{失}{}{佚}{泆},字词对应关系较为复杂。除用作动词外,还可用于姓氏人名。  相似文献   
17.
契丹人耶律楚材家族多用汉语进行创作,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特色。大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风格清健飘;二是自然为文,不假雕琢。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的词作中存在大量的酒及与酒相关的事宜,从中可以窥见作为女流之辈的李清照超越了当时的女性,他的行为与中国传统的闺范不符,这与她受到家庭成员及乡里戚友的影响,受到齐州化风气的熏陶有关系,在她身上,既有儒风,又有侠气,是矛盾,然而又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9.
周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随着近年来研究方法和视野的累进,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及意义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的重视。《大匡》是《周书》中重要的一篇,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周文王对大荒的匡助救赈措施。首先从其篇名、字词及语义内容方面考释了此篇的成文年代,认为《大匡》当成篇于战国后至秦汉时期。其次探讨了本篇所蕴含的思想,可以发现《大匡》篇已透视出早期中国文明的集权色彩。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结合中国画论中有关“品”的一些重要论述,从“品”涵义的“多义性”和“历史演进性”两个方面,并结合画论中的“神之争”,对“选品”这一概念的审美内涵加以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