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首先得说明,“狗屁不通”并不是脏话,它是批评别人说话或写文章语句不通顺或者无可取之处。例如清朝石玉昆的《三侠五义》第三十五回就有:“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邹韬奋的《无所不专的专家》中也有:“你的文章尽管狗屁不通,有人争先恐后的请你做广告。”  相似文献   
222.
邹韬奋先生在不同时期撰有《经历》等三部自传性质的作品,以其内容客观、语言生动而成为现代知识分子自传中的典范。这三部作品真实揭示了一位著名文化人的成长历程,揭示了新式教育的影响,与同类作品比较有其鲜明的个性,并且具有"信史"的性质,为知识分子传记写作提供了借鉴,在传记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23.
20世纪30年代,面对国难,邹韬奋提出了“唤起民众”的主张,以启迪民众的民族意识,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伟大斗争中;他在抗战期间的救国行动更是其救国主张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224.
当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出版社,正面临着从事业性质向企业性质的转变.对于实行了几十年"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出版界来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我们的编辑应该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精神状态来迎接这种转变呢? 有的同志说:现在好了,出版社变成企业,我们只要按照企业的一套,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是了.这种说法对不对呢?我觉得,让我们重温一下被周恩来同志誉为"出版事业模范"的邹韬奋先生的有关论述和做法,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225.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同志1944年给韬奋的题词作了最好的概括:"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1995年,在纪念韬奋诞生10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的题词也强调要"继承和弘扬韬奋真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可以说,韬奋精神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韬奋精神,也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26.
邹韬奋是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在近二十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先后主编了<生活>、<大众生活>周刊、 <生活星期刊>、<生活日报>、<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抗战>周刊等报刊,撰写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数百万字,出版了数十本著作和译著,并成立和经营了生活书店,为我国的报刊出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新闻出版事业的模范".韬奋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新闻出版事业,他的编辑思想更是其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和探讨韬奋的编辑思想特色,对今天的期刊编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7.
"生活"系列周刊,指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邹韬奋主持的《生活》周刊以及继承了《生活》精神的其他相关周刊,如《新生》、《大众生活》、《永生》等。《生活》周刊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的,原为职业教育的园地,从1926年10  相似文献   
228.
张凯 《新闻传播》2009,(10):62-62,64
说到邹韬奋的思想体系最起码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一是邹韬奋有没有思想体系?二是他的思想体系怎样构成的?三是用那些材料来证明这个思想体系?我们通常认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其思想必然是成体系的,研究他的思想,重要的就是完整、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体系。然而事实上对诸如思想家等杰出人物本人来说.他不一定都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体系建构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他有什么样的思想体系是后来研究者进行“重构”的结果。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也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229.
作为文学家族里最年轻的一个成员,报告文学是在1930年前后传人中国的。在短短的七八十年的历史中,它所产生的灿烂辉煌和重大影响,已经足以比肩历史久远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形式。中国的报告文学有两个兴盛时期:一个是上世纪30年代。当时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作:阿英编辑的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茅盾编的《中国的一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等。  相似文献   
230.
干新闻工作有危险吗?许多人都会说:有!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许多新闻工作者,都是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闯过来的.范长江到延安,是带着很大的风险去的.邹韬奋宣传抗日救国,三次流亡,一次入狱.邵飘萍因揭露黑暗,年仅40岁就倒在了大军阀张作霖的枪口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