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8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罗鑫皓 《职业技术》2004,(11):40-41
1990年10月,打工汉郑书明创办了一家资助穷困学生的旅馆,免费吃、住,还兼任教师,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爱心旅馆".  相似文献   
112.
朱跃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4):115-119,124
郑辟疆是中国现代蚕丝理论的奠基人和蚕丝教育家,他主张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人才培养注意与蚕丝业之现实相结合;在学校教学管理上全面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体系,使其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结合,并提出要"精选教师"、"苦练学生";在学生就业方面注意启发学生的事业思想,积极帮助学生联系蚕丝机关,拓宽学生的就业面。郑辟疆的言行使得江苏女子蚕业学校的教育模式成为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优秀典范。  相似文献   
113.
一 有一种游戏叫牌九,牌九中有牌名“三长四短”。后来,弈林有个怪才,用“三长四短”称呼棋坛三个个子最高,四个个子比较矮的棋手。棋坛这“蔓长四短”,都是独霸一方的枭雄,其中三长是王嘉良、于幼华、郑一泓,都是一米九以上的大个儿,都足特级大师。  相似文献   
114.
《姊妹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的抒情名篇。这首诗最大的特色,是其精妙绝伦的比喻。细味此诗.其妙处在于: 一、妙在新奇独特。诗歌题目叫做“姊妹港”。初读以为是一个港口。仔细玩味之后。不禁拍案叫绝——“姊妹港”是比喻少女两只清澈明净的眼睛。自古及今,关于眼睛的比喻不可胜数:“心灵的窗户”、“宝石”、“寒星”、“白水银里养着的一丸黑水银”。但郑愁予的“姊妹港”可谓别具一格:“你有一湾小小的水域,生薄雾于水湄”。是啊,“一双瞳仁剪秋水”。你少女的眸子,氤氲着一层迷离蒙咙的水汽,滋润清澈,脉脉含情,也曾在春睡中轻轻阖上;“我”。一个四海为家的浪子。第一次见到你的眼眸。“乃把结伴的流云”,  相似文献   
115.
传统意象、意境的传承能体现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歌在审美上的本质联系。本文以意象为切入点,以古典诗歌艺术为参照,探讨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意境方面的传承关系,解析郑愁予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辽宁省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训练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期为辽宁省青少年投掷运动员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郑庄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第三任国君,他继承了祖父郑桓公及父亲郑武公政治遗产,政治、经济、外交上均有重大作为,带领郑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发展起来的国家。但由于其驱逐幼弟、囚禁母亲的行为,对其形象解读历史上颇多争议。梳理从先秦到当今的文献辅以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发现对于郑庄公的形象解读有着鲜明的阶段性,而其形象流变的原因是家国关系从家国同构到家国异构的变迁。剔除家国同构与家国异构各自的不足,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对传统家国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8.
本刊讯4月7日,由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办、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承办的"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出席座谈会,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作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119.
京剧《天下归心》取材《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代贤君郑庄公摒弃前嫌,与母亲重归于好的故事,表达中国古人”血浓于水”的孝道亲情与非凡智慧。《天下归心》,一部京剧,意义深邃.感人肺腑.尤其关照现实的深刻寓意,呼唤的是社会和谐的良知与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0.
20世纪的读者理论指出读者的能动性并非单方面的自由发挥,而必须依赖于文本的结构和空白。以郑愁予的《错误》为例,认为《错误》之所以产生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就在于诗中我-你关系的不确定性,置于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解读;而对我-你关系的质疑,也会产生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